
三峡大坝

拍摄潮汐水文站

拍摄奔子栏水文站

拍摄古学水文站

寻找最佳拍摄位置

拍摄组的“全家福”
□ 本站通讯员 周明 张伟革 张巨涛 徐斌 孙泉
5月30日,在基层水文长江行拍摄活动圆满完成的今天,拍摄组成员拱手向全体读者、向关注我们一路走过来的读者惜别。
基层水文长江行拍摄组自3月28日从长江口出发,溯流而上,至坐落在四川省德荣县古学乡的长江委水文上游局攀枝花分局的古学水文站,行程万里之遥。此次长江行,拍摄组拍摄和收集了大量图片和视频资料。
一路上,拍摄组的经历虽算不得千辛万苦,但也遇到了不少困难。3月29日,拍摄组第一天“作业”就遭遇了恶劣天气。在长江口,拍摄临近大海的共青圩、六滧、崇明洲头三个水位站时,刮起大风,下起大雨。拍摄时,为了不让摄像机被雨水淋湿,4人中3人将雨伞“聚焦”到摄像机上。为了拍摄到片子的最佳视角,常常要负重沿江(河)边爬上爬下,在杂草、乱石中行走选点。拍摄途中,还遭遇了封路、长时等候等情况。为了提高宣传时效,拍摄组白天赶路拍片,晚上写稿、发稿往往到深夜。
拍摄期间,拍摄组成员也饱览了世界第三大河流的美丽风光,尤其是坐落在云南丽江石鼓镇的长江第一湾,长江的磅礴气势和摧枯拉朽的气概使大家惊叹不已。在古学水文站下游,松麦河与金沙江在高山下深情汇合的壮美情景让大家如痴如醉。嘉陵江、岷江柔柔绵绵,清清澈澈,让大家流连忘返。在荆江,大家看到了九曲十八湾,这是母亲河奔向大海前的频频回眸,让人荡气回肠。在长江口,大家看到了母亲河奔向大海前舒展娇美的身姿……
但是,拍摄组感受最深的还是长江水文职工日夜守护着母亲河,为她值守,为她放哨。尤其是那些坚守在崇山峻岭之中的水文工作者,他们坚守着清贫、坚守着水文,坚守着水文精神,使大家感动不已。
从人工观测,到现在的无人机航拍、无人舟水下地形测绘、在线测流、自动报汛等,这些都是长江水文人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的结晶,他们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水文。
基层水文长江行拍摄组在拍摄过程中,得到了各勘测局的大力支持。每到一处,他们都热情周到地协助拍摄组拍摄好每个项目。长江委水文局领导更是关心备至,一直关注着拍摄组的行程。网信中心在多媒体制作过程中,就所需补充的拍摄资料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在此,向关注基层水文长江行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还要感谢中国水利网、长江委信息网、长江水利网、“美丽长江”微信等媒体对这次活动给予的大力支持。感谢你们,感谢大家!
基层水文长江行专题拍摄活动虽然结束了,但留给拍摄组成员的记忆将是难以忘怀的。今天虽是告别,但又是一个新的开端,摄制组成员回到各自岗位将更加用心工作,努力为长江水文的持续健康发展鼓与呼!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5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