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那时长江水文水位观测还处在半自动采集状态

如今值班人员在室内接收水雨情数据
□ 本站通讯员 张伟革 周明 杨杰 张静 熊凯 孙泉
水位是水文第一要素,更是防汛减灾的重要依据,其观测手段从人工观测到自动测报,经历了漫长的岁月。2005年7月1日,长江委水文局所属118个水情测报站实现了水情自动报汛,从而结束了水位人工测报的历史,迈进了水文现代化建设的行列。
在长江委水文下游局水情分中心,我们拍摄组感受到了水情自动报汛的准确快速和科学可靠。自动报汛系统包括水位、雨量等水文要素的自动采集、存贮和传输。正在作业的预报人员告诉我们,减少了人工环节的水情自动报汛,15分钟内完成所有测站水位、雨量信息采集, 20分钟内即可完成向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水情中心的传输,大大提高了水位、雨量等观测精度和时效,这是人工测报无法比拟的。
该中心担负着5个中央报汛站、2个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报汛站及滁河系统5个站的水雨情,全年向长江委水文局及有关单位发送近28万份水位、雨量等水情信息情报,报汛时效性均达99%以上,为长江防汛抗旱减灾和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科学可靠的决策依据。
近10年来,作为重点建设的水情自动报汛系统,得到了部、委的大力支持,长江水文不断完善和优化的水情自动报汛系统,不仅极大地提升了防汛测报能力、降低了测员劳动强度,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提高了防汛抗旱的主动性和科学性,为保障防汛抗旱安全提供了可靠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