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渗墙最后一仓混凝土浇筑施工 张云 摄
中国水利网站讯(通讯员 张云 石顺英)9月30日下午,随着最后一罐混凝土被施工人员缓缓注入防渗墙Q13号槽子,施工现场响起了喜庆的鞭炮声,历经6个月连续日夜奋战,由葛洲坝集团向家坝施工局承担的被誉为“世界级防渗施工难题”的向家坝二期工程坝基防渗墙施工全面告捷,标志着葛洲坝人成功告破了世界防渗施工难题,开创了坝基廊道内防渗墙施工的先河。
向家坝二期工程坝基防渗墙位于右岸泄水坝段泄4至泄8坝段中部,是坝基不良地质体处理的一道重要施工项目,同时也是应对地质缺陷的一项重大设计补充和变更。该防渗墙设计轴线长140米,墙厚1.2米,最大墙深62米,总面积约3431平方米,共分17个槽段进行施工。特别之处是该防渗墙全部布置在大坝高程210米廊道平洞内进行施工,属世界首创。
葛洲坝集团向家坝施工局于2011年3月正式启动坝基防渗墙施工,于5月1日防渗墙首仓混凝土开始浇筑,9月30日全面完工。施工难度大和国内外尚无施工先例可借鉴是该项目的最大特点。一是施工环境空间狭小。整个廊道由施工平洞和垂直竖井组成,施工平洞位于地平面以下约40米深处,平洞总长156米,宽6米,高6.6米,廊道内设备、管线、照明、排水沟、出渣通道等布置难度大;二是设备就位困难。廊道垂直竖井深40米,长6米,宽5米,是各类施工设备、物资和施工人员的主要出入通道,竖井内设备进出、钻机的吊装、转移和拆除施工难度大,起吊手段受限;三是出渣排浆困难,施工环境恶劣。防渗墙在基岩内最大槽深为70米,廊道内有毒有害气体,噪音等施工环境十分恶劣。四是地下渗水量大,水压高。廊道内地下水渗水量较大,部分出水点有一定承压力,最大达0.2MPa,且碎屑岩体遇水易软化,防渗墙成槽难度大,成槽后受地下涌水作用混凝土浇筑难度大。
坝基防渗墙作为向家坝二期工程的重点和难点施工项目,同时也是向家坝水电站2012年实现蓄水发电目标的关键建设项目之一,自开工以来倍受业界专家和业主领导的高度关注。承担施工任务的葛洲坝集团向家坝施工局在施工过程中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精益求精,从葛洲坝集团公司主要领导到向家坝施工局和一线施工人员高度重视防渗墙施工质量,安全及施工进度。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1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