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水利网站讯(记者 李真)7月4日,三峡工程2008年至2010年试验性蓄水总结专题会议召开。长江委主任蔡其华表示,开展三峡工程试验性蓄水总结,对三峡工程竣工验收意义重大。试验性蓄水6个方面的总结成果,较好地对三峡工程试验性蓄水作了客观地分析及评价,总结成果令人信服。她要求,要加强领导,高度重视三峡工程试验性蓄水总结工作,严格把好质量关。特别是对泥沙的观测研究,要做到严谨、准确。同时,继续做好水文、水质监测等基础工作,为充分发挥三峡工程综合效益提供技术支撑。会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委总工郑守仁主持。长江委领导熊铁、陈飞、马建华、魏山忠、杨淳、陈晓军参加会议。
在听取了关于三峡工程试验性蓄水总结的水库调度、枢纽建筑物安全监测资料分析、水文泥沙观测成果、泥沙数学模型计算成果、水环境监测和水质质量状况、水生态观测鱼类状况等6个方面的总结汇报后,蔡其华认为,从总结的情况来看,泥沙实测资料总体与数学模型的计算成果相符合,实际情况与预期情况差异不大,有必要继续开展泥沙研究,以便更长时间观测泥沙的冲淤平衡情况。四大家鱼有新的迁徙地,反映了其有自我修复能力。水质观测显示,长江干流目前依然是为二、三类水,支流、库湾时有水华现象发生。蔡其华要求,开展三峡工程试验性蓄水总结的相关工程技术科研人员,要建立更高的职业道德水准,特别是对泥沙的观测研究,要做到严谨、准确,发扬“团结、奉献、 科学、创新”的长江委精神;研究成果既要经得起目前的检验,也要经得起未来的考验。要高度重视三峡工程试验性蓄水总结工作,加强领导,严格把好质量关。要继续加强基础工作,继续深入开展水文、水质监测及相关课题研究,为充分发挥三峡工程综合效益提供技术支撑。
郑守仁指出,根据总结情况,要继续加强相关研究,及时解决存在问题,确保三峡工程航运、灌溉、供水以及沿岸人民安全。
今年5月17日至20日,受长江设计院邀请,郑守仁等18名长江委科学技术委员会专家赴三峡工程现场开展调研及技术咨询,并重点研讨了三峡工程试验性蓄水专题总结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咨询意见,中国工程院院士、原长江委副主任文伏波对咨询意见初稿进行了审改,并提交长江委。
长江委办公室、总工办、规计局、水资源局、国科局、建管局、砂管局、防办、水保局、水文局、长江科学院、水生态所、长江设计院等单位(部门)领导和专家参加总结会。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1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