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轶 岳虹
“要以提升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水生态系统稳定性、持续性为目标,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水’共治,系统推进长江中下游河湖水系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复苏河湖生态环境。”作为长江大保护的参与者、见证者,全国政协委员,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马建华对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十分关注。
长江中下游是我国湖泊分布最密集区域,湖泊总面积约16 558平方公里,占全国淡水湖泊面积的60%,1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超过100个。历史上,这些湖泊与长江干支流自然连通、功能互补,形成了独特而完整的江湖复合生态系统。
然而,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防洪排涝等需要,大量湖泊在出口处建闸控制,导致江湖分割、生物通道阻断。目前除了洞庭湖、鄱阳湖和石臼湖外,几乎所有的湖泊与长江切断了自然联系。“江湖阻隔深刻改变了相互作用关系规律,对生物洄游影响尤为显著,导致湖泊自净能力衰退和水质恶化、生物多样性下降、复合生态系统完整性受损和稳定性降低。”马建华介绍。
马建华建议,要强化生态调度,在确保防洪抗旱安全的前提下,增加闸坝开放次数和时长;建设人工过鱼设施,修复通江河湖生物通道。同时,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管理机构牵头尽快启动编制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水系连通修复规划,开展中下游河湖生物通道本底数据调查,制定原通江湖泊生物通道修复方案,在试点基础上全面实施。
目前,河湖水系连通研究、设计和建设缺乏对生物洄游需求和生态系统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要求等系统考虑,且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涉及部门多,协调难度大。马建华建议,开展河湖水系连通修复关键技术、变化环境下河湖水系连通效果评估与适应性管理等研究。尽快建立水利、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农业、住建、交通等多部门参与的长江中下游原通江湖泊生物通道修复协调机制,解决工程规划、建设、运行、管护等重大问题。同时,拓宽投资渠道,借鉴国外大河管理经验,推动长江中下游原通江湖泊生物通道修复。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3年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