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建新春水库时,政府投资5000多万元,将新春苗族村全村96户380人整体搬迁到南五公路旁,新村生态环境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让村民们深刻感受到乡村更美了、乡情更浓了。 本报记者 邹小和 摄
□本报海南采访组 董自刚 李坤 马晓媛 刘彦海 邹小和
1月10日,海南省扶贫工作办公室网站上,一则五指山市退出贫困县序列的公示,让五指山市的干部群众振奋不已。
经过不懈努力,五指山市终于如期实现脱贫摘帽。这其中,饮水安全保障作为国家实施脱贫攻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两不愁三保障”的关键性指标,得以平稳实现,对打赢脱贫攻坚战意义非凡。
脱贫攻坚水当先。“十三五”以来,五指山市水务部门按照海南省实现全面小康的硬任务、硬要求、硬指标,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和城乡供水管网延伸工程建设,全面深化农村饮水安全改革,将安全水引入千家万户,将幸福感传递至百姓心头。
走进五指山市通什镇什翁村谢林源家,记者第一眼见到的,便是院子里新建的自来水池,上面接好了水龙头,一拧开,水流哗哗作响。
“以前我们吃水靠引山泉水,水流小、时断时续,遇到大雨天气,还浑浊得很。”谢林源说。
谢林源和兄妹三家人共住一个院,人口多,用水多。水,曾是生活最大的困扰。如今,家里通上了自来水,水足了,水好了,不再为水发愁了。兄妹几个还盖起了三层楼,住上了新房子,谢林源对生活有了新憧憬:“娶个好媳妇,过上好日子!”
用上放心水,日子有盼头。谢林源幸福感的提升,与五指山市大力推进实施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息息相关。
五指山市位于海南岛中部山区,是海南省3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五指山市拥有着丰富的水资源,然而受制于地形地势等因素,其饮水安全仍存在较大隐患,不仅成为群众生产、生活中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也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及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指山市农村饮水大多采用自流式管道,利用水位落差,引山泉水进村入户。”五指山市水务局局长张秀雄介绍。
这种“看天喝水”的方式,不能确保水量稳定,还严重影响水质,直接影响群众身体健康,制约着百姓的生产生活。
饮水安全事关人民福祉,事关脱贫攻坚战略目标实现。2019年,按照海南省水务厅水利扶贫三年行动计划要求,五指山市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和城乡供水管网延伸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管理专业化”,逐步实现农村饮水“同城同网、同网同质”,让汩汩放心水流入山区百姓家。
“你们看,这是以前的引水管道,都是敞开的,简陋又不卫生。现在我们接入了统一的供水管网,管道全封闭,供水质量安全都有保障。”张秀雄边说边拿出手机中拍摄的视频,展示着管网延伸工程实施前后的对比。
“为了鼓励大家使用自来水,我们还实行惠民补贴政策,每户按照常住人口每人每年10吨水减免,所减免的水费由市政府补贴。惠民补贴政策实施三年,为的是让农村群众逐渐养成使用自来水、节约生活用水的习惯。”张秀雄说。
一条条管网的铺设,将甘泉输送,将幸福延伸。
2019年,五指山市已实施城乡供水管网延伸项目32宗,2020年计划实施城乡供水管网延伸项目79宗,受益总人口将达3.5万人,其中贫困人口覆盖率达到55.3%。
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如火如荼开展的过程中,五指山市还提前谋划,创新构建了一套管理模式,确保工程管得好、长受益。
在番中村一处农饮工程现场,工程管理标识牌明示于墙,运营单位、责任人、监督电话等一目了然。
据介绍,针对农饮工程管护队伍专业能力不足、责任心欠缺、经费保障不到位等因素,在经过多次考察、调研、论证后,五指山市印发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委托运营管理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采用社会购买服务的模式,由五指山水务有限公司负责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和运营管理,将运营管理费用列入财政预算,并成立专门的考核小组,不仅实现了“专业人做专业事”,也构建起一个用考核促规范管理的闭环。
“我们组建了专业团队,定期对农村供水工程消毒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定期对农村饮水管网巡查修复,并通过培训、监督考核等方式不断提升运营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五指山水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吴贤帅说,“我们的管水员每隔三天来一次,不仅要检查设备运行情况,也要定期锄草打扫卫生。现在,每位村民都能喝上放心水啦!”
惠民之水流进千家万户,改变着山村的面貌,人们的生活更便捷了,日子过得“水灵灵”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为五指山市脱贫摘帽筑牢了坚实的水屏障。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是‘民心工程’,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至关重要。近年来,海南省一直着力解决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饮水安全问题,逐步推动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困难群体倾斜。五指山市创新思路推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开展,变喝水难为喝水好、喝好水,大大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这彰显了我们水务人的担当,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海南省水务厅副厅长邢孔波说。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0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