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下午山东德州市丁东水库泵站张师傅和小王正在测试电机温度 岳虹/摄
□本报记者
岳虹 特约记者
刘吉贵
六台水泵和电机正在嗡鸣。
在隆隆的噪声中,山东省德州市丁东水库的泵站职工小张和小王,开始进行今天的第10次设备巡检。值班册上详细记录了每次巡检的具体时间、水压、机器振动频率等数据——这是给设备“问诊”,判断其“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
在全市城乡人口几乎全部依赖水库供水的德州,水库职工清楚——保障500多万乡亲的节日供水,他们重担在肩。
每逢佳节倍“辛苦”
“越是节前越忙,大节当前,一定要提高供水保障率,不能因为我们的疏漏而让任何一部分群众在过节的时候用水不舒心。”丁东水库的管理人员刘蒙说,“103公里的管道,两个水厂,其中还包括一个没有蓄水池直接依靠泵站供水,节日期间我们必须竭尽全力保障各个环节正常运转,让大家过个好节。”
丁东水库是德州市区唯一的“水缸”,肩负着向三城区居民和全市两个龙头企业供水的重要任务。
节前,泵站科的职工加大了巡检密度,节日前后及春节期间的24小时轮值排班表也早已“上墙”。
春节期间的值守跟平时上班是一样的,年年如此。这一次的年三十和大年初一,轮到了泵站科管理人员杨宾值班。曾经有过两次大年三十值班经历的老员工说,守着泵站,听着嗡嗡嗡的机器运转声,吃着从家里带来的饺子,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不过也不太顾得上想家,因为没办法收看节目,每隔几十分钟还要进行一次巡检,几乎整夜不合眼,更别说其他的了。”
同时,管道科的职工,则加大了对103公里管道线路的巡查力度。一方面突出重点,对关键部位进行仔细检查维护;另一方面也要“照顾”全面,在管道沿线村庄聘请了13位管道巡查员,做好沿线巡查工作,一旦发现问题,立即上报,及时解决。
…………
这是丁东水库职工的节前工作状态,也反映出全市供水战线的工作氛围——辛苦、忙碌。
水库职工心底的自豪
德州水库职工在心底有一份自豪——全市所有的城乡人口的生活用水,几乎全部由17座水库提供。身上担子虽重,但想到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工作苦也甜。
德州地处普遍缺水的华北平原,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省人均占有量的十分之一;深层地下水含氟量高,浅层地下水苦咸,82%区域的地下水达不到国家饮用水安全标准。水安全形势严峻。
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德州是全国第一个整建制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地级市,是全国农村饮水安全的先进地区,城乡供水一体化率高达97%!
这种大反差得益于德州市委市政府对水安全保障的高度重视和关键部署——建水库,保供水。2011年以来,11座水库、19座万吨以上集中供水厂和2.6万公里的供水管道,在城市、乡村建立、铺设。截至2017年年底,几乎全部农村居民都用上了和城市居民同质同源的自来水。
560万市民、村民的节日供水安全重担在肩。据悉,今年春节,德州市县两级将有500多人舍小家顾大家,在供水战线上坚守。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18年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