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落实三项机制
全力推动水利预算管理再上新台阶
《水利部预算项目储备管理暂行办法》《水利部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暂行办法》日前相继印发实施,与此前出台的《水利部预算执行考核暂行办法》共同形成了体系完整的预算项目储备、预算执行考核和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三项机制。三个办法的相继实施,必将有力提升水利预算管理水平,全面构筑起保障水利预算执行序时、均衡、安全、有效的“铜墙铁壁”。
加强水利预算管理是一项关键性、基础性、保障性的工作,意义重大。水利部党组始终高度重视预算管理工作,研究决定建立预算项目储备、预算执行考核和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三项机制。各有关单位要以三项机制建立为契机,将预算管理作为大事要事来抓,按照三个办法的具体要求,严格落实各项措施,确保三项机制建设取得实效。
建立和落实三项机制,是水利部贯彻落实中央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对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水利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作出了重要部署,提出了更高要求,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视。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中央财政将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同时要求切实加强水利预算执行和资金监督管理,确保水利资金早日发挥效益。
建立和落实三项机制,是保障财政体制改革各项政策有效落实的必然要求。在党中央、国务院“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方针指引下,当前,公共财政支出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预算执行序时、均衡、安全、有效的要求进一步提高,部门预决算公开和三公经费公开进一步细化,财政资金绩效管理进一步强化。公共财政支出的这些新变化和新要求,对水利预算管理乃至水利各项业务工作开展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建立和落实三项机制,是解决水利预算管理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水利预算管理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这些问题是影响水利预算管理质量的薄弱环节,也导致水利预算管理存在一定安全隐患,需要着力从机制制度上加以解决。要努力通过落实三项机制,做到超前谋划预算项目,建立起一整套科学的预算项目储备机制;做到激励与约束并行,促进预算单位从依靠行政手段推动,向依靠内在动力加强预算执行转变;做到不断拓展和完善预算执行监控的管理功能,提高预算执行管理水平和管理效果。
水利预算管理三项机制是一个有机整体,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一套“组合拳”。三项机制建设直接关系水利预算管理工作成效,直接关系水利改革发展进程和全局,必须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有力落实。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把三项机制的建立和落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组织保障,统筹各方力量。要广泛开展宣传贯彻,转变工作思路,优化工作安排,强化措施落实,加快工作进程。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推动水利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继续把中央加大水利投入的政策贯彻好、落实好,把来之不易的中央水利投资管理好、使用好,需要我们紧密围绕水利中心工作,扎扎实实做好水利预算管理。各有关单位要以三个《办法》的贯彻实施为出发点,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水利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水利预算管理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吃透三项机制建设的核心内涵,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高度统一,措施上配合到位,将三个《办法》中的原则、内容和程序,转化为工作的行动准则和意识自觉,贯彻好、落实好中央治水兴水的决策部署,全力推动水利预算管理再上新台阶,为水利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