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吉林省前郭县王府镇农户家征询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意见

在吉林省第二松花江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现场了解工程建设情况

察看吉林省前郭灌区锡伯屯抽水站改造工程

在吉林省前郭灌区红光农场察看水稻试验田和末级渠系建设

与吉林省红光农场农民用水户协会成员座谈,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察看吉林省白城市引嫩入白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在吉林省通榆县开通镇跃进村察看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中国水利网站讯 (记者 席晶 边境)7月26—28日,水利部副部长李国英率领部有关司局负责人深入吉林省前郭灌区、白沙滩灌区、通榆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区,实地调研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饮水安全、水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等农村水利工作,并与基层水利工作者座谈。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转变思想观念,把握工作重点,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工作力度,突出加强农田水利薄弱环节建设,建立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李国英一行实地考察了前郭县王府镇红房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前郭灌区锡伯屯抽水站改造工程、前郭灌区红光水稻试验田和渠道、白城市白沙滩灌区渠首泵站、五家子灌区泵站、引嫩入白工程信息管理系统、通榆县开通镇跃进村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听取了吉林省农村水利建设情况的汇报,并就灌区建设与管理、末级渠系建设与管理、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等问题分别与当地干部、水利工作者和农民群众进行专题座谈。
在前郭县王府站镇红房子村红房子屯,李国英仔细查看了该村新建的水源工程,详细询问了水质检测、供水成本、水价和供水管网的管理、维护与运行等情况。他还深入农户家,关切地询问农民水费收取情况以及对集中供水的要求和意见。听到村长张贵泉说,饮水安全项目解决了红房子屯194户、80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村里百姓对水价和水质都比较满意后,李国英坚定地说,到2013年底,解决规划内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十二五”期间基本解决新增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饮水问题的目标不能变,要积极推进集中供水工程建设,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进一步扩大饮水安全工程的覆盖范围,建立健全科学长效管理机制,确保饮水安全工程长期造福于民。
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松原市城区东南约20公里的第二松花江干流下游,是第二松花江干流上最末一级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吉林省最大的水利项目,也是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食项目中的骨干工程。在工程现场,李国英详细了解了工程的规模、引水流量、灌溉方式、水资源分配等,提出要做好河流水资源的初始水权分配,落实高效节水的措施和手段。
盛夏的前郭灌区,流水潺潺,稻浪翻滚。前郭灌区是全国大型灌区之一,目前已成为吉林省最大的商品水稻和绿色有机水稻生产基地。李国英察看了前郭灌区锡伯屯抽水站改造工程、红光水稻试验田和渠道,称赞前郭灌区在“最后一公里”工程建设上统一规划设计,整合资金来源,完善灌溉渠系,规范运行管理,省水省工省时,取得显著效益。
建立健全职能明确、布局合理、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是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此次调研的重点。在听取了前郭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情况汇报,并与红光农场农民用水户协会成员座谈后,李国英指出,农民用水户协会在末级渠系的运行管理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高度评价了前郭灌区在末级渠系建设与管理上取得的可贵经验,指出前郭灌区特别是红光农场示范区的末级渠系建管模式为我国灌区建设和管理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李国英还提出未来完整的水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构想,即代表政府职能的水利基层服务机构、来自民间的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和准公益性的专业化水利服务队“三位一体”。
27日,李国英一行从白沙滩灌区到五家子灌区,再到引嫩入白工程建设管理局,一路走,一路看,一路问。在完整地察看引嫩入白工程后,李国英从工程选址、规划布局、投资建设、工程质量、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对引嫩入白工程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三点要求。一是集中各方面力量,协调各方面投入渠道,统一规划,把工程建好并发挥效益;二是在做好新灌区工程配套设施建设的同时,要认真研究与新灌区相配套的管理体制,让现代的生产关系符合现代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走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三是要求引嫩入白工程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继续进行深入探索,实现灌区的全面信息化,向数字化、智能化迈进,真正实现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建设目标,努力成为21世纪新建灌区信息化和现代化管理的一面旗帜。
在吉林省通榆县开通镇跃进村,紧挨着的三块农田里的玉米,却呈现出高中低三种长势,膜下滴灌的玉米高达2.1米,已经进入抽穗期,正在吐丝;管灌玉米高1.2米,刚有抽穗迹象;无灌溉设施的玉米仅有0.8米高,正处于成长期。站在玉米地边上,李国英详细询问了整个膜下滴灌的全过程,设备投入以及运行情况,田间技术指导服务怎么样,农民们积极性如何。当听到膜下滴灌设施能让通榆的玉米平均亩增产粮食1031斤时,他高兴地说:“不比不知道,就是要让老百姓看到示范效应。从这里,我们看到了高效节水的现代农业正初现端倪!”
现场考察结束后,李国英和当地干部、水利工作者和农民群众代表进行了座谈。在详细了解了情况后,李国英提出了几点工作建议:一是要统筹考虑水利发展,尽量避免地下水开采率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出现地下水漏斗。二是鼓励农村土地流转,并在此基础上推进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走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三是在大规模推进膜下滴灌高效节水灌溉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探索建立准公益性的社会化服务机构,与政府部门的延伸机构同心协力,齐抓共管,建立健全完整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让百姓在这一服务体系支持下方便地完成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
李国英充分肯定了吉林省农村水利工作取得的成绩。他说,吉林省的农村水利工作,经历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建立了一整套“蓄水、引水、提水、排水、供水、防洪”相结合的农田水利设施体系,为实现吉林粮食生产“八连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希望吉林省水利部门加大前期工作力度,加快农田水利薄弱环节建设,确保农田水利项目顺利完成,满足国家农田水利建设大发展的要求。
针对当前农村水利工作,李国英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围绕中心工作,分析主攻方向,按照急用先行、先易后难的原则,统筹各方,突出重点。灌区建设中,优化配置,合理布局,宜旱则旱、宜水则水。同时大力发展农田高效节水灌溉。二是紧紧把握国家粮食安全发展需求,以需求为导向,细化实化前期工作,使吉林省农村水利发展方向与国家的需求相吻合。三是在建立健全水利基层服务体系方面做出有效探索和实践,为确保农田水利工程的良性运行进而确保粮食安全提供制度保障。
在吉期间,李国英副部长出席了2011年东北四省区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看望了松辽水利委员会干部职工。吉林省水利厅有关负责人参加调研。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1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