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水利部召开中国古梯田水土保持科技成果与现代坡改梯战略研究成果汇报会

2011-06-28

  

会场

    中国水利网站讯 (记者 张隽)6月26日,《中国古梯田水土保持科技成果与现代坡改梯战略研究》成果汇报会在京召开。水利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刘宁出席并讲话。他充分肯定了古梯田研究取得的成果及其重大意义,要求以古梯田研究为契机,努力搞好现代坡改梯建设。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宁吉喆出席并参加研讨。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刘震司长主持会议。

  课题组负责同志先后汇报了课题研究的成果。与会人员对课题研究内容、方法和成果进行了讨论,发表了许多好的建议意见,并一致认为该项研究很有实际应用价值,为保护古梯田、借鉴古梯田的成功经验提供了有益的研究平台。

  刘宁在会议结束时说,开展古梯田水土保持研究很有必要,也很重要。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坡耕地量大面广,坡耕地既是山区群众的主要耕地,也是水土流失的主要策源地。千百年来,梯田为保障我国粮食生产,防止水土流失,发挥了重要作用,依靠梯田生活的劳动人民也积累了建设、管理梯田的宝贵经验。因此,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角度研究古梯田的客观规律,探索古梯田的建设理念、运行机理和管理机制,传承古梯田蕴涵的水土保持智慧和生态文明的成功实践,并把古梯田与现代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整治紧密结合,让古梯田承载的丰厚的水土保持科学技术成果,为我国开展的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服务。

  刘宁对项目取得的研究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紧密结合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坡耕地整治工程建设要求,从水土保持的视角来研究千百年来仍发挥作用的湖南紫鹊界、云南哈尼和广西龙脊三大古代梯田,是对我国农耕社会“活化石”众多价值开发研究的一项主要成果。课题组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一年多的观测试验和调查研究,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各项研究任务,编写出15万多字的《中国古梯田水土保持科技成果与现代坡改梯战略研究技术报告》和《政策报告》,成果丰富而翔实,很有见地和启示。一是调查认定了三大古梯田在水土流失治理和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二是研究归纳了古梯田积淀的厚重生态理念和建造管护经验。三是观测揭示了影响古梯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因素。四是凝练提出了在保护发展古梯田、借鉴古梯田成果经验推进坡改梯的科学化和现代化等方面的建议。

  刘宁强调,今年中央1号文件和新《水土保持法》均对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出明确要求。要抓住目前良好机遇,利用好古梯田研究成果,努力做好现代坡改梯建设。要进一步做好中国古代梯田在水土流失防治方面的作用研究和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在坡耕地综合治理试点工作期间,把古梯田在防治水土流失方面行之有效的经验广泛借鉴,合理运用;另一方面,在今后大规模开展坡耕地治理中,进一步研究探索古梯田在发挥水土保持等方面作用的建设、管理、开发与保护的有益机理,古为今用,特别是随着近年来极端气候的增多,干旱、洪涝频发,还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梯田建设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更深层次的机理。

  国务院研究室、中农办农村局,水利部财务司、国科司、农水司、水科院、综合事业局等单位和部门领导与专家莅会。珠江水利委员会,湖南、广西、云南省(自治区)水利厅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1年6月28日

张隽


  相关新闻:
松辽委到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调研水土保持工作
海委主任王文生调研河北省水土保持工作
“贫瘠之地”重现山清水秀
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水土保持监管规划通过专家审查
重新感知生活的这片土地
托起边陲百姓脱贫的梦想——云南省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鼎力支撑精准扶贫见闻
生态扶贫的绿色旋律——湖北英山县水土保持局扶贫纪实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水土保持产业论坛在京召开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最美家乡河.jpg
大图.jpg
把握经济“脉搏” 谋探发展“良方”——山东德州河务局经济工作发展纪实.jpg
网站首页大图.jpg

主办:betway苹果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