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讯 (通讯员
胡正伟 赵斐雯)近年来,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以河湖长制为抓手,认真贯彻履行河湖管理职责,推动美丽河湖向幸福河湖迭代升级,建立幸福河湖的“坐标系”,积极打造“幸福水城”,充分回应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热切期盼。
健全制度机制,建立河湖长效管护的“制度坐标”。该区认真组织实施,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全面建立推行河湖长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河湖长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运行模式、人员配备、工作职责、运行管理等具体内容,全面理顺河湖长体系,严格河湖长履职与考核,充分发挥河湖长联席会议作用,大力推动河湖长制从“有名有责”到“有能有效”。
构建安全体系,建立河湖基本功能的“安全坐标”。该区全力开展河道大规模清淤工作,制定了《台州市椒江区清淤轮疏长效机制建设方案》,实行“一河一策”实施方案,完成编制中小河流整治十四五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将清淤纳入河湖库塘长效管理和保洁的重要内容,确保河道畅通,加强河道蓄水能力和行洪排涝能力,为安全度汛奠定坚实基础。近三年来,累计完成河道清淤近20多万立方米
。
改善生态环境,建立河湖水体修复的“生态坐标”。全方位深层次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以问题清单为导向,对辖区内河道、湖泊等临近水域管理范围内的“四乱”现象进行全方位排摸,对存在的问题逐个进行整改和销号,2021年共整治“四乱”较大问题8起;此外,积极开展引水工程,通过从永宁河取水,利用水泵及管道向海门河引水的措施,每日引水量达到10万吨,进一步补充河道水量,改善河道整体水环境。近三年来,累计创建省级美丽河湖3条,市级美丽河湖2条。
彰显文化底蕴,建立河湖景观风光的“文化坐标”。近年来,该区致力于将水脉与文脉有机结合,将水文化载体建设与河湖系统治理有机结合起来。以海门河为例,作为椒江的母亲河,孕育了整个椒江文化,承载了众多的历史记忆。该区充分挖掘海门河文化内涵,通过搭建人行游步道、景观栈桥、亲水平台、休闲凉亭、景观绿植等措施,串点成线画出一条活力四射的府城河湖,让群众在享受休闲生活的同时感受河湖文化魅力。该条河道到已成功入选2021年度省级美丽河湖。
强化数字赋能,建立河湖监督管理的“数字坐标”。为有效解决当前河湖监管存在的数据采集单一、智能化手段欠缺、跨部门协调能力不足等问题,该区积极谋划“河湖保护在线·问题发现”项目,通过建立河湖监管问题发现机制,搭建“天空地人一体化”感知体系,实现水域保护监管全天候全覆盖。该项目为省水利厅第一批数字化改革试点项目,目前已完成可行性研究及实施方案专家评审,进入招投标阶段。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2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