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樊文滔 陈欣羽
“今天,我们顺利拿到了银行贷款20万元,既能改善河湖生态,还让村民富起来了。”10月27日上午,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举行“河权贷”发放仪式,章村乡吴村村通过抵押本村河段水流自然资源确权登记证书,顺利拿到银行贷款20万元,用于村内河道清水鱼养殖及生态养护。
门前小溪能贷款
“乡里8个村子的村民基本都是沿水而居,如何让河湖资源富民利民,壮大村集体经济,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章村乡乡长李剑鸣说,章村乡地处青田西北部,地处山区,有着丰富的生态资源,但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薄弱,村民收入十分有限。
“河权改革”给章村乡带来了新的机会。青田县借“五水共治”东风,大胆创新,在全国率先探索河道经营权改革,以章村乡为先行试点,实施“包河到户,以河养河”。这一做法被评为2015年全国十大基层治水经验之一,也让当地老百姓真正尝到了“河权改革”带来的甜头。
“3年来,沿岸8个村累计获得承包收入48万元左右,其中,吴村村获得承包收入15.2万元。”据李剑鸣介绍,乡政府和村委通过对各河道资源条件评估、可能盈利情况调查后,确定有吸引力的发标价,制订承包方案,对外公开招标投标。承包期最短2年,最长15年;年租金最少600元,最多达1.53万元。
“‘河权改革’既节省保洁经费、渔业巡逻管理费支出,还能通过‘以水养水’的良性循环,保障河湖生态,壮大村集体经济。” 李剑鸣说,此次吴村村的“河权贷”是乡镇政府颁发河道使用权证到所属村,村将辖区河道经营收益通过公开竞标发包到户。在取得相关权属后,村和农村经营主体即可按照“办理自愿、风险自负、收益自理”原则,在不改变河道使用经营权内容前提下,以河道使用权、河道经营权作为抵押物,向金融机构申请抵押贷款,用于河道生态修复、农田水利建设和村级共建项目等,达到河道环境改善及创收目的。
如今,章村乡吴村村通过抵押本村河段水流自然资源确权登记证书,顺利拿到银行贷款20万元,家门前的小溪成为绿色动能。
河湖生态能富民
过去,走进章村,看见的是黑臭河道,家禽在水中散养,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全都排放到河道里。“‘五水共治’前,青田全县保洁经费只有陆面的人均标准15元。”据丽水市水利局河湖管理中心负责人张威介绍,当时普遍存在的水利设施管理经费不足问题,给农村河道管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青田县章村乡在全市率先改革探路,将农村河道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进行“三权分置”,通过引入工商资本经营河道的方式,盘活乡村生态资源,壮大村集体经济。河权改革激活了沉睡资源,变“死水”为“活水”,实现“以水养水”的目标。现在,章村乡呈现给人们的,是清澈见底的河水倒映着蓝天白云的美景。
据悉,章村乡共有21条河流,长120多公里。这些河流多为山区性河流,适宜养殖石斑鱼等鱼类,市场需求旺,经济效益好,承包者从渔业收入中就能得到高回报。无论是当地村民还是外地承包者都享受到了河湖生态带来的红利,大家的腰包逐渐“鼓”起来了。
“‘河权改革’模式的实施,不仅减少了政府投入,降低了政府监管成本,提高了河道资源利用效率,美化了河道环境,拓展了治理内容,更惠及河道所在村的居民。”张威说,章村乡正是通过“河权贷”,解决了资金短缺问题,并以河道(含塘坝)整治和疏浚等工程措施,提高了河道行洪排水能力,改善了水生态环境,村容村貌大为改观。
治水育景,治水美村,生态富民。下一步,青田将全面总结推广相关经验,探索制定农村河道使用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管理办法,进一步推动水流自然资源确权登记规范化、规模化。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0年1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