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生态改造后的六号堰坝 本报通讯员 钟鸣 摄
□本报通讯员 蒋硕漱 潘珅珅
在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鹤溪河以S形自东南向西北流过,满目绿意盎然,生机勃勃。鹤溪水声,唤醒了景宁的水乡基因;湖光水色,映照着畲乡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水是景宁的“根”与“魂”。“两山夹一水,众壑闹飞流。”景宁县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县内水系丰富,风景秀丽。据记载,宋朝年间永嘉太守谢灵运就曾到此游玩,在鹤溪河畔留下一段“浣纱韵事”。近年来,景宁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以水为媒,以文为魂,倾力打造“畲乡极具民族特色的美丽河湖”。
不断厚植安全底色
多年来,景宁县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综合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山洪沟治理、山塘水库除险加固、水土流失治理、排水排涝工程,实施清障清淤工程及农村河塘整治等一批项目,着力补齐防洪排涝短板,提升水安全系数。
通过科学统筹治水工程,景宁县主城区已形成防洪闭合圈,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乡镇所在地等人口集聚区防洪标准达到10年一遇以上,县域水系综合防洪减灾能力全面升级。
逐渐回归生态本色
在满足防洪、排涝及引水等河道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景宁县着力促进河道水生态系统恢复,构建健康、完整、稳定的河道水生态系统。
景宁转型升级传统水环境综合整治概念,坚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水资源、水生态、水安全、水环境治理整个过程,融入“全域旅游建设”概念,以实施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为抓手,统筹推进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水旅游相融合。经过多年的治水工作,景宁县实现了全域基本剿灭Ⅲ类水,Ⅰ、Ⅱ类水占比高达98.1%。 现今,景宁县初步建成了一批集防洪、景观、生态于一体的生态水系,形成了山水相依、水文共荣、人水和谐的水生态文明城市风貌。
有效增添景观亮色
在满足了安全、生态功能以后,提升河道水景观以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逐渐凸显其重要性。
美丽河湖创建正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景宁不断开展水域景观建设,县水利部门牵头实施的美丽河湖项目,深入挖掘各村水文化内涵和特色,量身制定建设方案,因地制宜地布设凸显出地域特色的水利综合建设:鹤溪河“畲韵鹤溪”、小溪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古风新韵”、桃源溪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小桥流水畲家”……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内面貌得到美化提升,水旅游资源得到充分挖掘。
快速提升智慧成色
美丽河道创建成功后,只有补齐河湖高效管护短板,才能充分发挥河湖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景宁县结合堤防标准化创建、河湖标准化管理、河道划界等工作,全面启动“河长制”智慧化管理,率先尝试“天地一体化”“数字河道”“物业化管理”等手段,推行长效治水,保障整治成效。2017年起,景宁县开始探索构建实时治水智慧监控和数据大平台,整合河道防汛实时监控、农村生活污水监控中心智能化平台、水污染治理重点企业视频监控等设施,布设实时在线监控网络,开发“畲乡智水云”监管软件,连接260多条数据渠道,实现“巡查、监管、应急处置”统一管理。
持续拓宽富民红色
美丽河湖建设并非一日之功。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景宁县紧跟各级部署,深入开展城乡并进、防洪生态兼顾的河湖治理理念,初步实现了河湖建设为美丽环境、美丽经济提供服务的美好愿景。
东坑桃源溪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治理在原有防洪功能的基础上,结合生态游泳池和亲水平台等项目,全域建设“漫步桃源、品花赏果、采摘游乐、体验滨水风光”的新型乡村体验模式,成功带动沿线乡村发展。据了解,2019年度,东坑镇实现旅游收入5000余万元,同比增长10.02%,水果沟项目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
小溪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水资源丰富,出境断面水达国家Ⅰ类水标准,沿小溪而建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景宁畲乡绿道,充分挖掘当地山水资源优势建设而成,有效串联起景宁县城、凤凰古镇、大均“畲乡之窗”景区等区块,已经成了畲乡的旅游金名片。不仅如此,小溪还是全国最好的急流救援训练水域,被国际搜救教练联盟、浙江省消防总队、浙江省救灾协会等指定为急流救援训练基地。
景宁通过对水域沿岸的景观保护与开发利用,深耕“水旅”文化资源,培育水旅融合发展。据统计,全县共有畲族廊桥、千峡湖歌舞剧等水生态文化产品45个,并建成沿河民宿经济带3个,年均接待游客298万多人,直接营业收入达2.1亿元。
景宁县按照“大生态、大融合、大提升”的规划方向,正在全力构建畲乡“美丽河湖”新格局。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0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