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赵洪亮 通讯员 费丹丹 金陈琳
水利部、财政部近日公布2020~2021年中央财政支持的55个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名单,浙江省有3个试点县申报,德清县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名列其中。
近几年,浙江省德清县先后投入150多亿元,重点实施了中小河流治理、苕溪清水入湖以及十字港水系综合治理等项目,通过综合施策,切实把绿水青山保护好并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
“人有德行,如水至清”。德清人择水而居,把水的特质融入到了自己的精神世界中。他们着力实现县域农村水系整治全覆盖,打造了综合治水样板。
德清县西部的莫干山,绿竹连绵,群山叠翠;中部的下渚湖,港汊交错,白鹭蹁跹;东部的江南水乡,蚕乡古镇,小桥流水人家。
通过努力,一幅治水兴水、水净景美、人水和谐的画卷正在德清大地徐徐展开……
“问诊”,顶层设计站位起点高
如何对河湖进行“望、闻、问、切”?德清县全面收集河湖属性的基础资料、历史管护档案,对河湖的各种污染病变、治理措施和水生态修复履历深入了解;同时引进第三方评测机构开始对河湖水体指标进行实地踏勘,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设置和定量评分机制,综合单项指标测定结果逐级加权综合评分、测定值与参考状况或预期目标差异性大小等因素,精准地给予河湖“健康、亚健康、不健康”的体检报告,开出“诊断结果”。
因地制宜,构建农村水系治理格局。德清县围绕县域“大花园”“大景区”创建,结合国际化山水田园城市建设,衔接美丽河湖建设格局及相关旅游规划,提出“三大区块、五个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六片水系”的治理布局:西部区块围绕打造国际乡村未来社区,做好封山育林、水土保持、林草植被建设等,为推动以“洋家乐”为代表的高端民宿业态蓬勃发展提供生态保障;中部区块围绕打造全域湿地公园区,通过水生态修复、建设水下森林、生态护岸,构造蓝绿交织、山水林田湖草共生的生态网格;东部区块则围绕打造运河文化示范集成区,通过水系连通、清淤疏浚、岸坡整治,进一步丰富和挖掘京杭运河文化、新市古镇文化以及水文化等资源,建成美丽乡村的江南水乡样板。
德清县通过全面推进“幸福河湖”建设,让村村都有幸福河湖,实现“美丽河”向“幸福河”升级迭代,逐步形成了“西部自然风光、中部生态休闲、东部梦里水乡”相互辉映的幸福河湖格局。
“配药”,一河(湖)一策凸显个性化
莫干山茂林修竹如画,下渚湖飞禽珍鸟入诗。眼下的德清,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村民们正分享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带来的财富:当地环境优美,山清水秀,1500多位村民在家创业就业,村里民宿产业如火如荼,“网红”民宿颇为抢手……
德清县河湖生态治理按照打造“美丽河湖、美丽乡村、美丽产业、美好生活”的要求,做好“安全、生态、发展、管理、文化、特色、改革、共享”八篇文章,研究“幸福河”实现路径和指标评价体系,形成“生态修复、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水系连通”的一河(湖)一策治理经验;完成《美丽河湖总体规划》,建成生态河道1000多条,成为全国十大河湖治理示范县,观音漾、东苕溪、万鸟园─上南斗港成功入选省级美丽河湖。
德清水利部门以河道全域治理为总目标,排出若干具体项目,实行清单式管理,明确时间节点、推进计划和工作要求,做到挂图作战。
为科学有序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德清县结合美丽乡村、美丽城镇建设,融入文化保护和传承理念,修编了美丽河湖建设规划,推出“生态修复、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水系连通、亲水便民”的一河(湖)一策治理措施。经过一番改造提升,三林村、蠡山村、沈家墩村、东沈村、幸福村等一批幸福水利村脱颖而出。
“治病”,全方位治理打造治水样板
碧水潺潺,清澈见底。白鹭低飞嬉戏,将绿树掩映下的农舍装扮成“童话故事”。近日,记者来到德清县钟管镇蠡山漾,见到了这一派古朴简约、生机盎然的江南水乡风光。蠡山漾是“美丽河湖”的升级版,是水利部命名的全国首批建设示范河道,也是浙江省唯一的一条示范河道。
德清县坚持以水岸同治的思路不断加大污染源头治理力度,延伸河湖健康体检成效,实施了“一把扫帚扫到底”。
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全面规范完善雨污管网及污水处理设施,探索推行“一企一表一测一阀”和企业排污“奖优罚劣”机制,“三管齐下”把住污水排放总量及浓度“总开关”,倒逼企业由他律向自律转变。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在全国率先实施养殖尾水全域治理模式,根据养殖需要设置“四池三坝”“四池两坝”尾水处理设施,全县完成治理18.9万亩,开启了淡水鱼绿色生态养殖的新路径。
健全污水管网、合流管网、老旧管网“三张网”。全县累计建成城镇污水管网749公里、污水处理厂10家,城市污水处理率超97%。深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首创涵盖县、镇、村、农户及第三方“五位一体”的长效运维管理模式,累计投入4.25亿元,农户受益率达90%以上。
5月13日,德清县再次夺得了浙江省治水最高奖项“大禹鼎”,这已是德清第五次获得该奖项。在“水清、岸绿、生态、宜居”的城市画卷上,德清县再次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管护”,创新多元监督模式建立长效机制
6月5日,一场主题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主题活动在德清县下渚湖街道上杨村举行。活动现场,村民曹霞颖拿着积累的300枚“生态绿币”兑换了两盆绿植。
曹霞颖告诉记者,这已经是她今年第2次兑换绿币。去年年初,曹霞颖自愿加入护水队伍,担起了家门口河道环境的管理工作。通过“公众护水平台”注册成为“河长”后,她可在平台上查看半径1公里范围内的任务,在距离任务点位300米时点击执行。
德清县秉承让更多群众参与治水的理念,在浙江省首创在“护水e站”基础上,更新升级成“公众护水平台”,尝试建立“生态绿币基金”账户,从“护水平台”“企业冠名”“社会治理”三个角度出发,将群众的治水热情转换成可量化的实际收益,让治水管水的成效长期巩固、长久惠民。同时每年落实后续管护资金6000万元,对项目实行跟踪管理。
截至目前,该县“公众护水平台”注册人数已累计突破57800余人。
德清县设立农村水系妇女河长、党员河长、企业河长等,形成“政民企一体”的全民管河治水护水新格局;建立建设管理、工程管理、水资源管理、水域管理、水土保持管理五位一体的“强监管”体系,实现全域全方位监管。
今年“两会”期间,水利部副部长魏山忠做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2020年两会特别节目《央广会客厅》时,对德清县蠡山漾的系统规划、连片整治、水系连通、生态修复、截污纳管、长效管护等综合治理给予了肯定。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0年8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