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伟丰(左三)带领学员进行齿轮箱分析检测 本报通讯员 唐晓杰 摄
□本报通讯员 唐潇伦 包潇玮
从毛头小子到技师工作室带头人,从普通水利工作者到“桃李满天下”的“领头雁”,20多年来,浙江省嘉兴市水利局杭嘉湖南排工程盐官枢纽管理所的周伟丰用“金刚钻”的精神,盯住一个点,不停地琢磨研究,不断提升自我价值。
2006年3月,周伟丰获“浙江省水利技术能手”称号;2013年5月,被评为“全国水利技术能手”;2016年8月,被聘为全国水利行业闸门运行工首席技师,成立首席技师工作室……多年来,周伟丰充分发挥工作室在水利技术技能创新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致力于技术学习和研究,打造了嘉兴水利的一张亮丽名片。
“早一天完成,就能早一天发挥效益。”
钱塘江水浩浩荡荡,在给世人带来“天下第一潮”自然奇观的同时,也给杭嘉湖南排工程盐官枢纽管理所排涝工作带来考验。
“盐官下河排涝枢纽建在钱塘江强涌潮河段,受钱塘江潮汐引起的回流影响,下河闸出水池泥沙淤积非常严重,最高淤积可达闸门顶上2米,水闸时常无法正常开启。而平时内河水位低于外江水位,也无法开闸冲淤。”周伟丰说。
为此,在2013年12月,由周伟丰任组长的技术攻关小组应势而生。实地调研、拟定方案、反复论证,一系列紧张有序的准备工作后,技术攻关小组最终决定为水闸配套水力冲淤系统。
讲讲简单,做起来却非常困难。
该工程方案上具有创新力度大、设计上不确定因素多及施工上受现场条件限制和潮汐影响等因素,工程实施较为复杂。为保证工程建设的正常进行,2014年2月,周伟丰挑起整个工程建设管理的主要工作。他从早到晚,不是在潜心钻研施工图纸,就是在现场协调项目施工,忙得连口水都顾不上喝。
“早一天安装完成,就能早一天投入运行,就能在排涝中早一天发挥效益。”他说。
泵房基础大开挖变更钢筋植筋、检修爬梯制作、喷嘴制作调整、潜水泵安装……随着一个个技术难题迎刃而解,工程也悄然接近尾声。2015年2月,水闸配套水力冲淤系统顺利投入运行。
3台每小时485立方米流量的双吸离心泵一字排开,150个方向可调的冲淤喷嘴呈L形分布,阀门一打开,白色的水柱骤然喷出,如上百条巨龙探入大海……新建的水力冲淤系统不仅每年节省财政资金50万元,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可谓是工程安全运行和排涝效益“双丰收”。
从原来人力消防水枪冲刷三天只能保证一孔闸门开启,到现在用新的冲淤系统,三天6孔闸门可以全部开启。这次重大的跨越,成功解决了十多年来外江口门淤积的历史遗留问题。
“只要存在问题,就必须重做。”
工程车进进出出,钢筋铁骨拔地而起,伴随着大型挖掘机、推土机的轰鸣声,到处澎湃着强劲有力的新动能。
2018年12月25日,盐官枢纽下河站闸大修工程正式拉开帷幕,标志着连续运行了20多年的站闸迎来首次“休整”。
周伟丰和工作室成员参与到大修建设管理。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去工地“转转”,看设备安装,问工程进展,已经成了周伟丰每天必须“打卡”的事。
正因如此,小到闸门止水橡皮、螺栓更换,大到泵壳、泵体安装,周伟丰都亲自出马,因为他知道,哪怕只是小小一点瑕疵,都将影响整个站闸的运行。
“做好一样,我就检查一样,只要存在问题,就必须重做。”周伟丰目光透着坚定。
驱车来到海宁盐官景区小东门,其东面河道上有一座节制闸——王家桥闸,在它的周围靠近河岸的地方,新加固了一些围栏,泥土上还覆盖了一层塑料网。
作为整个大修工程的组成部分,节制闸建设直接影响盐官枢纽下河站闸的正常运作。
“前段时间,我们在检查时发现这边常有泥土塌陷,而施工方只做了简单的防护,根本没有解决问题。”周伟丰说,他们立即向施工方提出要求重新加固,确保了工程“万无一失”。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此次大修对提升盐官下河闸及泵站的排涝能力、促进杭嘉湖东部平原河网水体流动、改善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和杭嘉湖东部平原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往往一些细节决定了最后的成败,容不得半点马虎啊!”周伟丰一脸严肃地说。
目前,工程正在紧张有序建设当中,预计今年年底完工。
“将我们掌握的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
周伟丰首席技师工作室位于杭嘉湖南排工程盐官枢纽管理所内,工作室被磨砂玻璃分隔成了闸门操作与维修实训区、电气控制实训区、测量仪器具实训区、金工实训区等区域,每一个实训区内都摆放着仪器。
“平时,我们会在这里开展操作比赛、技能培训等活动,通过‘一帮一’、点对点指导,传承技能。”在周伟丰看来,无数次的实训,就是为了在故障发生时,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工作室成立以来,累计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15期1920人次。
2019年11月28日,一场关于电路方面的培训在这里举办。从理论到实训,老师倾囊教授,学生认真聆听。
“我们能做的就是将我们掌握的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周伟丰眼里放着光。
开创水利事业新局面,迫切需要深入实施水利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在2016年8月获批为水利行业的国家级工作室后,周伟丰的这种感觉更加深刻。
作为工作室的首席技师,一方面,周伟丰积极组织工作室开展重要技术工作,解决技术难题,在防洪减灾中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传道授业解惑,“培、练、赛”“传、帮、带”,培养更多有专业特长的技术技能人才。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周伟丰的大师之路,源于一步一个脚印的积累,源于在嘉兴钱塘江畔走过的20多年炼成之路。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0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