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岩永宁江

水是农业的命脉
□特约记者 梁敏慧 通讯员 梁伟 陈雨瑶
浙江省台州市近期采取政府主导、规划引领、改革驱动、源头挖掘、载体带动等五大举措大力推进节约用水工作,确保2020年底前实现“全域节水型社会”,以有限的水资源支撑和保障台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台州市印发《关于全面加强节约用水工作的通知》《台州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编制《台州市节水行动方案》,全市发动宣传,全面加强节约用水工作。重点以浙江省节水型社会建设县(市、区)为契机,明确以国家县域节水型社会评价标准为目标,在全市9个县(市、区)分批次推进国家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其中, 6个县(市、区)去年11月获评全国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2个县(市、区)通过全省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县(市、区)省级验收,1个县(市、区)完成全省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县中期评估,力争2020年年底前台州市实现节水型社会建设全覆盖。为进一步响应水利部号召,近期台州市本级及9个县(市、区)节约用水办公室全部完成挂牌,标志着机构改革后台州市节约用水工作全面进入实质性运行阶段。
重新修编《台州市水资源综合规划》,突出节水优先方针,专门设立水资源节约专章,在现状用水水平评价和合理预测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基础上,提出台州市节水目标和节水方案,同时将非常规水利用纳入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和水资源配置体系。2019年12月浙江临海市政府批复实施《临海市节约用水规划》,是浙江省第一个县(市、区)级的节约用水规划,该规划深刻把握新时期的治水方针、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内涵,围绕“四强一促”,即强化节水机制、强化管理制度、强化节水基础、强化节水示范、促进节水创新等五个方面明确规划任务,打造活力品质幸福临海。台州市本级“十四五”节水规划及节水行动方案都在全力编制中,为今后的节水工作目标作出精准的定位。
严格落实节水评价制度,使节水真正体现“优先”,成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配置、调度的前提条件,台州市梳理了2019年规划和建设项目清单,开展了19个规划和建设项目节水评价及登记工作。以实施区域水资源论证及入园企业承诺备案制度为抓手,积极推进企业水平衡测试和节水型企业创建,推广工业节水改造,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推行合同节水管理模式,浙江温岭市第二中学采用合同节水模式改造用水器具、更换漏损管道,专门定制安装智能远程传输系统,为学校创建现代化科学管理平台,每月平均能产生1万余元的节水效益,节水改造和实时监控效果显著。下一步将贯彻深入推进高校节约用水工作精神,积极探索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培育发展节水服务企业,形成高校节水良性发展格局。
注重用水过程管理的同时,全面认识“配置也能节水”理念,台州市利用沿海地区海岛城市优势,逐步扩大海水淡化规模,在原有每日6.9万吨海水淡化量的基础上,2019年玉环市投资约1.3亿元运行浙江省首例亚海水淡化工程,日供3万吨,有效缓解当地资源型缺水的用水紧张问题。积极推进分质供水和再生水回用,鼓励在单位、企业、学校、海岛等地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在温岭上马工业园区、玉环新城(玉环湖)等地实行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双管路分质供水,2019 年台州市新增建设屋顶集雨等雨水收集系统 153 处,再生水利用规模较 2018 年增加 2368 万立方米。
发挥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的重要作用,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力促“全领域节水”。以增强中小学生节水护水意识为初衷,全力推进节水教育基地建设,在2019年公布的12家第一批省级节水宣传教育基地名单中,台州市4个基地榜上有名,占到浙江省数量的1/3,创建成果显著。以全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积极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2020年台州市计划投入5.54亿元,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97.3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9万亩,创建省级节水型灌区3家,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84。以建设水利节水机关为先行,率先开展台州市水利局大楼节水机关创建,多地已完成老旧管网、卫生器具等节水改造,建立雨水实时监控平台监测管网漏损,回收利用雨水、空调冷凝水、开水器余水等非常规水。以打造节水型工业园区为目标,树立节水示范标杆,浙江温岭市上马工业园区开展了区域水资源论证+水耗标准管理试点工作,严格执行项目准入水耗标准,通过集中开展水平衡测试批量建设节水型企业,目前已完成47%规上企业的水平衡测试工作。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0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