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8月14日讯 近年来,浙江省三门县以第五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为契机,全力打造节水高效的灌溉模式,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拧紧农业用水“水龙头”,也为正在全面铺开的现代农业之路添砖助力。
“如果是以前那种漫灌方式,不仅耗时长、耗水多,人还常常弄得一身泥水。”三门寅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邦辉指着类野生铁皮石斛有机栽培基地里的一排排节水小喷头介绍说,“现在灌溉时只需直接打开开关阀门,这一个个喷头就会喷灌到每一株铁皮石斛上,如此一来,不仅能控制用水,还能大幅提高灌溉效率。”
铁皮石斛的生长对水质要求颇高,因此,陈邦辉专门从龙潭坑水库“引水”。采用节水灌溉后,种植100亩铁皮石斛,一年的水费不到一万元,较原来能减少三分之二左右,且只需一个工人即可在4个小时内完成全部灌溉工作,人工费较原来大幅降低。由于节水喷头的喷灌范围一般在1平方米左右且水流量的设定更为科学,也有利于铁皮石斛更好地生长,提高产量。
无独有偶,在浙江春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肥水一体化智能灌溉机房里,技术员李华进也在节水灌溉。
“这是从丹麦引进的肥水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目前公司600亩左右的土地全部使用该系统进行灌溉。”李华进说,系统通过铺设管带和电子调控,能精准地给火龙果、蓝莓、葡萄等水果“打点滴”,有效降低化肥和水的用量,提高水果产量,既增加了效益,又减少了成本。“以东方蜜1号甜瓜为例,与传统灌溉方式相比,我们的亩产高出1000公斤左右。”对于这套节水系统带来的成效,李华进赞不绝口
这“一增一减”的背后是三门县通过实施节水高效灌溉助推农业增产的喜人成果。
三门县水资源总量相对充沛,在台州市处于中上游水平,但水资源利用率却不高,而这在很大程度上与粗放型农业分不开。近年来,三门县以节水高效现代农业灌区建设为抓手,通过推广喷灌、滴灌、雾灌等农业节水新技术,实现水利灌溉节约化、现代化。目前,该县现代农业园区将近一半的企业都完成了相应的节水改造。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5年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