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日至11月30日,浙江全省农田水利累计完成投资63.48亿元,为去年同期农田水利完成49亿元投资的130%,并已超过2010年全年农田水利60亿元投资。全省新增喷微灌面积26万亩,整治1~10万方山塘1280座,修复水毁工程2765处,新建和改造小堰坝、小水池、小机埠2397处,完成渠道衬砌5600公里及相应渠系建筑物配套,综合整治圩区面积41万亩, 更新改造大中型泵站2334千瓦,治理农村河道3397公里,小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治理加固堤防2669公里,加固小型灌溉水库236座。扩大灌溉面积47万亩,新增旱涝保收面积47万亩。各地水利建设呈现出不同特点:
杭州全面推进水库除险加固与山塘综合整治
杭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库除险加固与山塘综合整治工作,市政府与区、县(市)政府签订《山塘水库除险加固三年责任书(08-10)》、省市县三级《强塘工程责任书(08-12)》,并将山塘水库除险加固任务纳入政府年度综合目标考核范畴。先后出台了《关于杭州市水库达标建设和小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综合治理工作意见的通知》等四个通知和办法。明确给予中型水库400万/座、小(一)型水库20万/座、小(二)型水库15万/座、山塘10万/座的补助政策,对列入市政府帮扶对象的乡镇给予加倍补助,采取年初预拨、年终考核拨付的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各地山塘水库除险加固的积极性和实施力度。2003年至今,该市累计完成中型水库除险加固5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376座、病险山塘除险加固1331座。累计投入资金16亿元,其中杭州市级财政累计投入补助资金2.2亿元。“十二五”期间计划完成168座小型水库和1185座山塘除险,力争率先全面完成病险山塘水库除险加固任务。
宁波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
宁波市专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先进灌溉技术推广工作的通知》和《宁波市农业节水项目建设与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明确喷微灌项目市级财政补助工程费用35%,县市区不低于1:1配套,同时明确项目建设范围、建设标准、资金管理、项目管理等环节的操作程序和内容。同时,水利部门组织技术人员探索出露地固定喷灌模式、露地(设施)滴灌模式、露地(设施)微喷灌模式、设施(畜禽养殖场)微灌模式四种基本适应宁波市农业发展需求的喷、微灌建设模式;并编写印发2万余册《喷微灌工程推广应用宣传册》。“十一五”期间,该市新增喷微灌面积13.5万亩,每年可为农民增收8000万元以上。“十二五”期间,该市继续加大推广喷微灌建设力度,提升建设标准,应用集成技术,做到自动化控制、水肥药耦合一体,同时积极推广低压管道灌溉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计划新增喷微灌面积25.7万亩,发展低压管道灌溉面积10.4万亩;建成高效节水示范基地20个、面积6万亩。
温州建立水利多元化投入机制
温州市按照“三年补课、三年提升、三年赶超”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建立水利多元化投入机制。①认真落实“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充分发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等土地整治资金的综合效益,其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保护方面的支出不低于20%”等举措,使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得到有效保障。目前土地出让金提取资金投入农田水利建设完成投资1.27亿元。②积极发挥市级财政投入的导向作用,每年都安排市水利建设专项资金扶持帮助各地开展水利建设。2011年温州市本级财政安排水利建设专项资金增加到2亿元,比上年度增长67%,主要以“以奖代补”的形式补助各地用于民生水利工程建设。③足额征收水利建设基金,合理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扩大征收范围,目前全市共征收水利建设基金1.19亿元、水资源费1319万元,全部用于水利建设与管理。④加大统筹财力对水利工作的安排力度,今年市本级共有五大类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资金列入统筹财力计划,共安排统筹资金22.5亿元。⑤市本级对温瑞灌区、瑞平灌区农业水费全部实行财政转移支付,大大减轻农民负担。⑥加强资金使用绩效管理。制定出台《温州市水利建设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农民饮用水工程项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组织开展水利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确保资金发挥最大绩效。
来源:浙江水利网站 2011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