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讯 11月25日,《核定珊溪水利枢纽纳污能力和及提出限制排污总量》的课题研究成果,通过了温州市水利局组织的专家评审。
在专家评审会上,以浙江省水利水电技术咨询中心的徐华敏教授级高工为组长的专家组指出,该研究提出了珊溪水利枢纽集雨区内各功能区的纳污能力和限制排污总量,提出了各功能区污染物削减量和治理意见;研究采用的技术路线正确、方法可行、成果可信;研究成果为保护水资源、确保温州市饮用水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珊溪水利枢纽由珊溪水库和赵山渡水库组成,总库容达到18.58亿方,承担着温州市500多万人口的供水任务,被誉为温州市的“大水缸”。珊溪水利枢纽集雨区包括文成、泰顺、瑞安三个县市的500多个行政村、51万多人口,集雨区内还有10多万头生猪规模的畜禽养殖业。目前,珊溪水利枢纽的水质富营养化趋势明显,个别支流水质达到劣V类,近3年连续在部分水域出现蓝藻异常增殖现象。
近年来,温州市珊溪水利枢纽管理局在水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中,缺乏水域纳污能力数据,无法定量控制污染物入库。为此,该局根据中央1号文件和全国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委托浙江省水文局开展了《核定珊溪水利枢纽纳污能力和及提出限制排污总量》的专题研究。
该研究成果通过评审后,不仅为珊溪水利枢纽的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还将为确保温州市500多万人的饮用水安全、确保温州社会稳定提供技术支撑。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1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