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5月3日报道:“瑶寨通自来水啦,瑶寨通自来水啦。”
2011年4月13日这天,对于居住在云南省马关县篾厂乡大丫口村委会新田村的瑶族同胞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村民们身着民族盛装,唱起瑶歌,打起铜鼓,载歌载舞,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庆祝自来水正式通水,从此村民们喝上了清澈甘甜的自来水。
新田村,坐落在马关县篾厂乡大丫口村委会的偏僻大山深处,距村委会60公里,居住着56户195个瑶族同胞,寨子依山而建,下面是陡峭的土坡,属典型的喀斯特石山区,整个村庄被耸入云天的深山密林所包围,从大丫口村委会所在地到该村要穿过密林徒步行走6个多小时。虽然该村盛产草果、八角等丰富的经济作物和经济林果。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和地质环境因素,该村存在着交通闭塞、地质松软和严重缺水的恶历环境,长期以来,这里的瑶族同胞们过着雨天怕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晴天又没水喝的贫困生活。
去年秋季以来,百年不遇的旱灾袭击新田瑶族村,为了抗旱救灾,确保人畜饮水安全,瑶族村组长盘再田发挥基层干部带头作用,身先士卒,成立一支由10多人摩托车组成的送水队,翻山越岭到 2公里以外取水点取水,历时200多天,历经1000多公里,摩托车送水队先后为村里义务送水200多次,保证了全村195位瑶族同胞的饮水需求。
摩托车送水队艰难送水抗旱救灾的事迹感动了篾厂乡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乡政府决定把新田瑶族村安全饮水问题当作一项民生工程来抓,2010年下半年,在乡政府和县红十字会的共同努力下,争取到了由香港红十字会捐赠的 “春雨行动”抗旱救灾饮水工程资金7.6万元帮助解决新田村的饮水问题。乡人民政府积极组织水务技术人员对该村农村饮水安全进行调查和测量,并为群众解决了20吨水泥和4件炸药, 从找水源到群众投工投劳建水池,排水管,仅用3个多月的时间,经过全村群众的共同努力,共投工投劳600余个,总投资9.5万元,全村群众喝上了清澈而甘甜的自来水。
“现在自来水通了,咱瑶胞就可以把担水的时间用来搞生产,把抬水的时间花在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上,把今年的生产搞好。”寨上的李自光老大爷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如今,新田村进一步把“山”的潜力挖掘出来,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种植草果850亩,香蕉900亩,大牲畜存栏56头(匹),生猪存栏2286头,家禽存栏1340多羽。现在走进新田村,呈现出的是一幅欣欣向荣的新农村景象。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1年5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