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节水滴灌植棉轻松增收

精量播种机奏响春播交响曲
中国水利网站4月22日讯 4月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九团的农田里,一台台棉花精量播种机在大地上勾勒出“五线谱”般的线条,谱写出优美的乐章,奏响了棉花春播交响曲。如今,该团棉花从种植到收获,已经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
八十九团是新疆兵团的棉花主产区,是“北疆”牌棉花的主要种植基地,该团依靠多种现代农业科技手段,使棉农种植棉花的劳动强度逐步降低,生产成本保持稳定,经济效益稳步提升,棉花播种面积始终稳定保持在10万亩。
八十九团在棉花种植过程中,不断增强农业机械化对棉花产业的支撑和保障能力。随着农机装备水平的大幅提升,常规的机耕、机播作业水平达100%,机采棉、精量播种、精量施肥、节水灌溉等农业机械化技术在棉花种植中得到广泛应用后,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95%以上。
为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实现棉花种植达到全程机械化作业,八十九团采取国家农机政策补贴、团场担保、个人贷款等方式,鼓励个人购买技术先进的大马力机车和各类农机具,大大提高了团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八十九团不仅在棉花生产中全面推广使用了精量播种、机车中耕、机械覆土、机车喷药等等传统的农机技术,机械化采收、全自动滴管等高新技术也基本实现了全面覆盖。由于该团在棉花种植过程中全面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原本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定苗、覆土、喷药、松土、除草、浇水、采摘等棉花种植中的农活,都已经被农业机械化作业所替代。据该团农机部门介绍,棉花种植的全程机械化,不仅节约了大量的劳动力成本,还能准确控制管理农时,提高棉花科学管理的水平,增加棉花产量。
据有关部门测算,该团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传统人工植棉到现在的全程机械化植棉,棉花籽棉单产从每亩300公斤左右增长到400公斤以上,棉农人均收入从二、三千元,增加到4万多元。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3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