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讯(记者 刘丽敬 通讯员 王延)记者从天津市水务局获悉,日前,天津市库区移民扶持近期规划任务圆满完成,6年来累计投入资金4.4亿元,通过发放个人补贴,开展库区及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解决全市11.73万库区移民温饱问题,显著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移民人均年收入由2005年的不足6000元增长至目前的8800元,为提高广大移民生活水平,逐步缩小移民区与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发挥了重要作用。
天津共有大中型水库16座,其中建设期间移民的水库主要有于桥水库、北大港水库、尔王庄水库和杨庄水库等4座,库区移民遍布蓟县、宝坻、西青及滨海新区大港等9个区县,移民人口总数达11.73万人。由于水库建设占用了周边村镇大量土地,加上水环境保护对库区周边工矿企业的限制,致使库区生活资料相对匮乏,移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以于桥水库为例,在扶持工作开展之前,于桥库区移民人均占有耕地仅0.37亩,人均年收入仅5400元,比库区周边其他村镇居民收入少1000元左右,广大库区群众为保障天津城市供水安全做出了极大地牺牲。2006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为妥善安置库区移民,改善库区生产生活条件,天津市水务部门积极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要求,采取三大措施,全力推动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开展。
一是积极制定移民扶持规划。先后制定出台《天津市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天津市大中型水库库区和安置区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及《天津市大中型水库移民项目扶持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扶持规划和管理规范,使库区移民扶持工作有章可循,确保了扶持工作顺利实施。二是合理发放水库移民补贴。自2006年起,天津市水务部门针对全部水库移民,按照每人每年600元标准发放生活补贴,有力保障了库区移民基本生活。为确保补贴发放规范合理,全市各级水务部门定期对全市各区县水库移民人数进行清查核对,为补贴发放提供了准确依据。目前天津市已实现了补贴资金发放的常态化,累计发放补贴资金3.5亿元,基本解决了库区移民温饱问题。三是积极实施库区和安置区项目扶持建设。2008年《天津市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出台,天津市各级水务部门按照规划部署,在充分尊重扶持地区民意的基础上,积极开展道路交通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养殖业项目引进及科技培训,不断扶助和促进库区及移民安置区经济发展。近年来全市累计投入建设资金9326万元,在库区和安置区内修建农村道路205公里,清淤农村渠道117.3公里,修建防渗渠道4公里,新打农用机井26眼,铺设引水灌溉管线22.8公里,修建蓄水池4座,架设农用变压器17台,建设沼气池2000个,组织农民科技培训6400人次,引进种养殖业新品种3项,为改善库区及移民安置区生产生活条件,扶持广大移民群众开展致富产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悉,根据《天津市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部署,下一阶段,天津市水务部门将以加强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增加移民收入,使移民生活水平达到当地农村平均水平为目标,在当前库区移民扶持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促进库区经济发展、水库移民增收、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社会稳定的长效机制,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为改善天津市库区移民生活水平,推动库区及移民安置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1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