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讯(记者 刘丽敬 通讯员 王延)记者从天津市水务局获悉,“十二五”时期天津市规划实施的十个农村水利专项工程之一——农用桥闸涵维修改造工程全面展开,年初以来,已完成投资1890万元,维修改造各类农用桥闸涵57座,超过今年年度任务量的一半,为按时完成全年建设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农用桥闸涵是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交通的基础性工程。天津市农用桥涵闸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建设标准低、使用时间长、维修养护不足等原因,部分桥闸涵损毁严重,运行使用困难,直接影响了农业灌溉排涝和农民生产生活。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方便广大农村居民出行,“十一五”期间,本市大力推动农用桥闸涵维修改造工程,累计维修改造各类农用桥闸涵805座,为改善全市农业生产和农村居民交通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上半年,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确定了“十二五”时期本市重点实施的十大水利工程和十个农村水利专项工程。作为十个农村水利专项工程之一,农用桥闸涵维修改造工程计划实施15座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逐步消除现有全部大中型病险水闸安全隐患;维修改造各类农用桥闸涵1500座,明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本市计划投资4900万元,更新改造武清、宝坻等区县农用桥闸涵100座,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1890万元,更新改造各类农用桥闸涵57座,其中包括农用桥45座,闸涵12座,为“十二五”农村水利建设开了一个好头。
当下已进入秋季施工黄金季节,全市各级水务部门将抓紧时间,加强人力、物力、机械设备等方面投入,倒排工期,科学施工,确保今年建设任务按时完成并发挥效益,为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发挥重要作用。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1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