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魏永平 特约记者 孔小敏
眼下,正是葡萄成熟上市的季节。在山西省偏关县尧王坪沟的葡萄园里,一串串果粒饱满的葡萄挂满枝头,几位村民在园子里忙碌着。
苏俊是这片果园的主人,4年前他在这条沟里种下了320亩葡萄,如今已是当地有名的葡萄种植大户。他告诉记者,沟里多年前修的几座淤地坝,现在成了旱涝保收的沟坝地,土地肥沃,水分充足,种出来的葡萄产量高、品质好。
目前,果园内种植的“夏黑”“阳光玫瑰”葡萄都开始成熟上市了,预计亩均产量能达到1500斤以上,每亩地可收入3000~4000元。
偏关县是山西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县域之一,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81%。“20世纪80年代后,水利部门开始组织修建大中型水坝,其中骨干坝79座、中型坝23座。这些大中型坝在控制水土流失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偏关县水保站站长胡二乐说,这些大中型坝的控制面积为535平方公里。
近年来,偏关县大力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高标准实施小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综合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重点工程。“十四五”期间,全县共规划建设大中小型淤地坝37座。截至目前,小石窊、紫花沟、前虎头等6座大型淤地坝已开工建设,豆家深埝等8座大型淤地坝已完成前期工作,下半年将陆续开工建设。这些淤地坝建成后,偏关县水土流失控制面积可达730平方公里左右,将进一步保护下游村庄及人员安全,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致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偏关县狠抓淤地坝建设管理,对全县102座中型以上淤地坝进行除险加固,并采取乔灌为主、牧草为辅的立体修复模式,营造黄河沿岸水保林,加快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今年,偏关县以黄河旅游公路生态廊道建设为轴线,栽植既适合本地生长又能让农民增收致富的花果树,将水土流失治理与文化旅游、休闲康养、农民增收结合起来。
“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同步推进,起到了‘建一座坝,治一条沟,控制一方水土,致富一方群众’的良好效果。”胡二乐说。
随着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逐步见效,成片成片的绿色在偏关县蔓延开来,沙尘暴消失了,扬沙现象不见了。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偏关全县林地面积达121.56万亩,占县域总面积的48.6%。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2年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