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旱疙瘩”变“致富田”
 
分享到:
2020-07-31

  □本报记者 魏永平 通讯员 范珍

  盛夏时节,记者来到山西省万荣县的田间地头,看到连片的庄稼长势喜人,成排的桃果树静待丰收。

  面对水资源紧缺的现状,万荣县做足田间节水文章,实施高效节水灌溉,让曾经一块块“旱疙瘩”庄稼地变成了绿油油的“致富田”,老百姓种地灌溉有保障、大旱不发愁,奔小康的底气越来越足。

  拧紧“水龙头” 用水不再愁

  北涧村村民王泽的蔬菜大棚用上了水利灌溉微喷设施。正在喷灌的大棚里,犹如下着蒙蒙细雨,绿油油的蔬菜被“细雨”滋润。

  王泽说:“这个微喷设施,省水、省工又省时,土地不板结,菜还鲜嫩。现在坐在家里打个电话就能自动浇水,让浇多少浇多少,比下雨都好使!”如今,王泽的6个蔬菜大棚,年收入达八九万元。“我家现在买了小汽车,吃穿都不愁。高效节水灌溉让用水有保障,再旱的庄稼也有好收成!”

  万荣县地处峨嵋岭台地上,是有名的“干疙瘩”“旱疙瘩”。近年来,当地积极推进北赵、西范、夹马口北扩灌区改造等引黄工程,先后实施了西范灌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贫困村灌溉扩面工程、里望乡水源置换工程等多项农田水利工程。同时,通过大面积实施管道输水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有效防止渠道渗漏等,减少水资源浪费,从技术层面拧紧了“水龙头”。在工程后期管理中,还为新增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配套了计量设施,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深化水权水价制度改革,从制度层面再次拧紧“水龙头”,群众用水有保障,浇水更放心。

  据统计,目前全县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耕地面积达38万亩,占全部水浇地面积的46%。预计到今年年底,将增至50万亩。

  有了黄灌水 腰包鼓起来

  万泉乡桥头村的果农屈景春,家里有7.5亩果树,这些年“实惠水”为他省下了一大笔钱。他算了一笔账:“用黄灌水浇果树,1亩地每年浇3水,一次80立方米,比用井灌水节省300到500元,而且省工省时,旱涝保收。”有了黄灌水,当地果农的苹果、桃等亩均增产1倍左右,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了。

  “十三五”以来,万荣县累计发展农田灌溉面积39.67万亩,全县灌溉面积达82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0%。65个贫困村水浇地面积达18.2万亩,较2015年新增6.4万亩,贫困村人均2.3亩水浇地。老百姓用上了量足、便宜的黄灌水,取得了“一优一带、三减三增”的良好效果。

  “一优”是优化产业布局。通过农田灌溉扩面,为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全县初步形成“一大优势产业、七大特色板块”的农业格局,其中一大优势产业即果业产业,七大特色板块即粮食、中药材、食用菌、蔬菜等特色板块。

  “一带”是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水利工程建设,为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创造条件,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培育智慧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等新兴业态,贫困群众产业发展路子更广,增收更有保障。

  “三减”即减少投资、减少工时、减少风险。“三增”为增加产量、增加商品率、增加群众收益。

  黄河水“上山” 荒山变“金山”

  “要想把黄河水引上山,除非柏叶落了柳叶圆。”这是以前流传在万荣县孤峰山一带的民谚,是老百姓盼水最真切的写照。

  孤峰山是万荣“两山”之一,周围分布着万泉、皇甫、高村3个乡镇20余个贫困村。过去群众背靠孤峰山、望着黄河滩,祖祖辈辈盼天下雨、盼政府引水。

  2017年,万荣县投资4216万元,实施孤峰山生态修复提水工程和节水灌溉工程,有效改善了山上2万余亩林地的生态环境,让山下1万亩荒地变良田,为山区贫困群众产业发展、致富增收注入了“原动力”。

  黄河水“流”上了孤峰山。周围丘陵坡地种植的苹果、黄金梨等名优老品种在水利的保障下,品质、产量有了新提升。随着孤峰山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山体周边乡村旅游实现全面升级,形成了以“袁家村杏花节”“涧沟古村落”“桥头滑雪场”“三益园研学”为主题的环孤峰山旅游圈,周边贫困群众成为最直接的受益群体。与此同时,当地一二三产业之间逐渐形成了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新态势。

  如今,山涧流水、林木苍翠、生机盎然的孤峰山,在河东大地熠熠生辉。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0年7月31日

魏永平 范珍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悠悠蒲津关 浪涛逐虹桥
山西省中部引黄工程总干线全线贯通
山西省水利发展中心揭牌
中央防汛抗旱物资太原仓库紧急调运防汛物资驰援山西抗洪一线
让一泓清水永续奔流──汾河太原城区段大力推进全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生态治理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betway苹果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