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12月30日讯 农村饮水安全关乎民生。进入新世纪以来,山西省将解决吃水问题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连续组织实施了饮水解困、饮水安全全覆盖、巩固提升等多阶段、高强度的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目前,全省共建成饮水工程3.3万处,2418万农村人口从中受益,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两项指标均达到90%以上,农村饮水安全状况得到根本改善。
由于地理环境和地质条件等因素,到“十二五”(2011—2015年)末,山西省仍有1100个村、111.5万农村群众存在饮水型氟超标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山西省对全省农村饮水安全状况特别是氟超标情况精准分类建档,实行台账销号,因地制宜、逐村逐片针对性制定改水方案。同时,加强农村饮水工程水质检测,加大资金投入,建成氟超标处理分质供水站,建立协作机制,强化运行考核,从制度上保障农村饮水工程持续良性运行和水质提升。“十三五”(2016年—2020年)以来,全省共解决372个村、35.8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型氟超标问题。
目前,山西省仍有8市33县728个自然村、75.7万人需要实施饮水型氟超标改水工程。根据全省氟超标村庄实际情况,山西省分类确定了“水源置换”“水质净化”“易地搬迁”的改水解决方案,力争在2019年基本消除全省饮水型氟超标问题。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8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