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12月27日讯 (记者 魏永平)12月18日,由国家水利部农村饮水安全中心和山西省水利厅联合在忻州市召开了农村分质供水工程(水站)建设与管理现场会,来自河北、河南、陕西以及内蒙古等周边省区水利部门代表和山西11个市的水利部门负责人现场参观学习忻州的农村分质供水经验和模式。该市通过引入市场机制,率先在全国开展惠农水站建设有效解决农村水质达标问题引起了有关省份和地区水利系统同行的关注。
2000年以来,山西省委、省政府从解决农村群众的基本需求出发,从全省农村饮水实际情况出发,持续投资农村饮水工程,到2016年底共建成农村饮水工程3.3万处,解决了2418万农村人口的供水,基本解决了全省农村的饮水安全问题。但在一些地方、一些区域,还存在高氟、苦咸水等水质超标问题,由于经济和技术原因只能采取分质供水来解决。忻州市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创新了分质供水建设管理模式,有效解决了多年难以解决的水质达标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年10月份,忻州市与北京碧水源净水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举行了农村饮用水水质提升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本着“政企互动、联建共享、助力扶贫、提质惠民”的宗旨,在全市14个县(市、区)和五台山风景区区域内具备条件的村庄建设惠民水站。经过两个多月的建设,目前,该市首批项目已在忻府、原平、定襄、代县、繁峙5个县(市、区)正式启动,已与343个村完成了对接,建成惠民水站171座,发放免费水卡金额10万余元,解决了60多万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同时,在项目建设中,该市优先安排有一定管理能力的贫困户参与管理经营,为当地居民特别是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促进了农民增收。
忻州市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创新农村分质供水工程(水站)建设与管理模式,有效解决了多年难以解决的水质达标问题,收到了很好效果,受到老百姓欢迎。据了解,下一步忻州市将加大项目建设力度,特别是对存在高氟、苦咸水等水质超标村庄的覆盖面,进一步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农村供水领域的应用,确保全市农民喝上安全健康的饮用水。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7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