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11月24日讯(特约记者 孙永霄)2017年山西省高平市以城乡一体大规划为先导、以强农惠农大项目为引领、以政府社会大投入为保障,全面实施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一系列重点工程。今年以来,实施112项农建重点工程完成投资3.8亿元,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三网合一”形成了完备的供水保障体系。通过“高平县域水网建设”,骨干供水网络已初步建成。工业供水网络:投资1.2亿元的张峰供水东延工程全面完成,年供水能力将达到3500万方;“五纵一横、互通互补”的工业供水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城乡饮水网络:实施了镇区集中供水试点和34个村的饮水改造工程,解决了3.4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启动了城市第三水厂和11处乡镇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完工后将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全覆盖”。农田灌溉网络:推广管道输水、膜下滴灌等高效节水项目,发展灌溉面积2.5万亩,有效打通了农田水利建设的“最后一公里”。
“三位一体”形成了立体的防洪保安体系。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投资7000余万元,对高平市20座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实现了水库“除险加固全覆盖”。城乡河道整治:对境内丹河23公里主河道进行了综合整治,其他6大主要河流全部进行了双清、绿化。山洪灾害防治:投资670万元,实施了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治理项目,建立了县乡联网的汛情监测平台。
“三水共治”形成了高效的水利建管体系。多元投入共建水利工程,在财政投入基础上,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建,去年以来,高平市民营资金投入农建达2300万元以上,采用PPP等模式筹资2.6亿多元。示范带动共创节水社会,实施村级供排水试点,目前高平市55个村安装了水表,实行“按表计量,按量收费”,树立节约用水意识。制度保障共管水利设施,积极推进水权制度、小型水利产权改革,制定了改革实施方案和项目管护办法,完成了水权制度改革试点,建立了市乡两级“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基金”。
“三大工程”形成了绿色的水生态修复体系。全面推行河长制,实现水生态环境的整体改善。生态绿化工程,全面铺开了环城“四山”绿化、“绿色路网”、“绿色水网”、“百村建园”工程,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林业生态市”称号。生态水保工程,实施了三个国家级水土保持小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治理项目,完成投资1720万元,水土流失状况得到有效遏制。生态湿地工程,先后投资6300余万元,在丹河干流上建成了南、北两个人工湿地,有效净化了丹河水质。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7年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