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10月14日讯(记者 魏永平)今年以来,山西省晋城市水务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新时期治水方针和省、市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民为本,立足普惠共享,大力发展民生水利;把握绿色发展,立足水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取得了水生态保护、治理与扶贫攻坚、脱贫致富双赢的良好局面。
一是抓好农村饮水安全。晋城市围绕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坚持以人为本、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工作思路,以巩固已有饮水安全成果,保障贫困村饮水安全为目标,以重点攻坚、提高贫困村饮水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创新管理机制、提高贫困村饮水公共服务能力为手段,全面提高贫困村饮水安全的质量和标准,为全市农村全面、快速脱贫提供强大的水利支撑。
针对贫困村饮水现状存在的问题,瑨城市水利部门抓住制约当地影响农村饮水安全的主要矛盾,立足实际,兼顾长远,按照能延则延、能并则并、宜大则大、宜小则小的原则,针对山区饮水安全工程标准低的问题,加大旱井调蓄水能力建设,有条件的地区建设中心供水井作为补充水源;对连片采煤区,以建设集中供水工程为主,通过联通现有水库工程和建设小型调蓄水工程,加强水质处理的方式来解决;对其他巩固提升区,加大水源工程、管网工程、水质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备用水源建设,提高集中供水工程比例、人口覆盖率及自来水入户率。截至目前,全市共有52处贫困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开工,其中12处已完工,巩固提升了13个贫困村、2950口人(贫困人口1633人)的饮水安全保障水平。
二是抓好灌区改造和农田水利建设。全市以小农水重点县、粮食产能县水利项目和末级渠系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强灌区灌站的维修养护和配套,农业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高平市实施小农水重点县项目以来,共完成投资4040.9万元,新增灌溉面积1.61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63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22万亩,新增节水能力269万立方米;沁水县实施小农水重点县共新增灌溉面积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4.8万亩。此外,高平市在实施国家级小农水重点县项目的基础上,大力推广管道输水、膜下滴灌、微喷灌、涌泉灌等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发展灌溉面积2.5万亩。启动了末级渠系配套工程,建设渠(管)道200公里,有效打通了农田水利建设的“最后一公里”;泽州县深入推进粮食产能县、末级渠系配套、膜下滴灌等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各类农灌工程23处,新增和改善水地1.02万亩,全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6.9万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
三是抓好渔业水产养殖。晋城市抓住小泉小水资源丰富发展冷水养殖的优势,重点扶持,重点培育了一批养殖大户、合作社、养殖基地,发展势头良好,效益凸显;以休闲渔业为抓手,积极发展垂钓、渔家乐等,现已形成渔业富民新亮点。目前全市水产品年产量2000余吨,其中优质魟鳟鱼、鲟鱼等占三分之一。初步形成了以泽州县赵良泉水产养殖中心、陵川县江鑫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晋城市太行渔业有限公司、晋城市隆泰鑫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新型渔业经济实体,并采取“公司+渔户”的形式,充分利用各自的特点和优势,通过建立示范户、示范村、示范区,形成规模养殖,养殖效益可观。
四是积极推进水土保持建设。近年来,晋城市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为重点,大力实施坝滩联合整治、沟坝地工程、农村清洁小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水土保持生态治理工程,积极扶持和发展水保大户、企业和社会力量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年均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2万亩,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6.6K平方米,其中:水保林2491.51公顷,经果林98.21公顷,封禁治理5016.28公顷,梯田石坎整修9827米,谷坊7座,修田间路9.5千米。
五是大力开展中小河流治理。2015年完工的丹河泽州县任庄水库—龙门段河道治理工程,共投资1217万元,新建堤防6.54公里,控导护岸工程3.8公里,排水涵洞工程5处,过水路工程2处,疏浚工程6.54公里;2016年完成的芦苇河阳城县段治理主体工程建设,总投资2446万元,完成堤防工程12.7公里,堤脚防护工程2公里,主槽控导护岸工程1.3公里,河道疏浚工程2.9公里,支流入河口工程4处,过水路面修复工程2处。通过工程的实施,中小河流提高了行洪能力,改善了水生态环境,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6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