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12月27日讯(记者 魏永平)记者12月26日从山西省水利厅2013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汇报会上获悉:省委省政府今年确定的山西大水网、农田灌溉、水库安全和中小河流治理等8项目标任务目前均圆满完成,全省水利改革发展取得新进步。
——大水网工程全面进入建设高峰。山西大水网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十二五”重大基础设施工程,也是水利部“江河湖库水系连通”的试点工程。大水网四大骨干工程规划总投资190亿元,隧洞总长630余公里,工程战线之长、范围之广、技术难度之复杂,在山西水利建设史上前所未有。目前,四大工程全面进入施工建设高峰期,隧洞施工工作面达到183个。2013年完成隧洞开挖105公里,为年度目标任务的105%,超额完成了省委、省政府年初确定的“隧洞开挖及输水工程100公里”的年度建设目标任务。
——农田实灌面积稳步增长。2013年全省农田实灌面积再创历史最好水平,新增实灌面积100万亩,完成实灌面积2008.7万亩,超额完成8.7万亩,为年度目标任务的100.4%。山西省农田灌溉为全年全省粮食创新高、总产达到131亿公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年实灌面积净增100万亩之后,全省已在“十五”末1200万亩实灌面积的基础上,保持了连续8年、每年新增100万亩农田实灌面积的良好发展势头。其中,地表水灌溉面积所占比例,也由2005年的不足三分之一,提高到目前的53%,实现了用水结构调整的目标。此外,“一村一井”工程完成新打机井372眼,超额72眼,为年度目标任务的124%。全省10万亩膜下滴灌示范工程建设任务圆满完成,项目区亩均增收588元,亩次用水量减少2/3。
——水库安全和中小河流治理工作扎实推进。山西大力推进水库工程标准化建设和管理,狠抓资金配套,圆满完成了列入中央规划的98座病险水库(63座重点小2型、35座一般小2型)除险加固任务,超额完成13座,为年度目标任务的115%;16条中小河流的治理任务全部完成。此外,今年山西还启动实施了110座水库应急专项除险加固、百座小型水库更新建设工作,制订完善了水库标准化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使全省水库安全运行管理进一步科学与规范。
——农村饮水安全标准进一步提高。2013年,山西新建和改扩建2881处农村饮水工程,解决了3017个村、124.55万农村人口和学校师生的安全饮水问题,超额24.55万人,为年度目标任务的125%。从2000年开始,山西持续14年投资解决农村饮水问题,累计建成各类饮水工程34460处,解决和改善了47747个自然村、2268万农村人口的饮水问题,全省所有自然村都得到了政府专项饮水资金支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今年已达到90%,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山西省农村从无水到有水、从苦水到甜水、从挑水到自来水,全省农村供水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水保治理成效显著。2013年,依托国家水保重点治理项目,着力推进吕梁山区和太行山区的水保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四荒”治理开发,全年完成治理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64万亩,超额完成64万亩,为年度目标任务的121%。随着水保治理的深入,全省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5万平方公里,累计治理度达到51%,全省水保生态建设已取得明显成效。
——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工作全面开展。2013年,按照党的十八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山西省水利厅积极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和水生态系统保护工作,进一步完善用水效率考核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积极探索开展水权交易;启动实施了晋祠、兰村等岩溶泉水复流试点以及神头、娘子关等泉域的综合整治和泉源生态修复;严格实施取水许可,强力推进地下水超采区的关井压采工作;晋城、侯马顺利通过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验收。今年全省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上年下降5.2%,地下水水位平均上升0.5米,已连续3年实现了全省地下水位的止降回升。
——防汛抗旱工作取得重大胜利。去冬今春,山西成功抵御了50年一遇的大旱。汛前,省防总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500多万人参加的防汛大演练,提前完成了45个县的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全省115个县(市、区)基本建立了以“九个一”为标准的群测群防体系。进入汛期后,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省领导多次对防汛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示,特别要求加强对防汛防灾工作的组织领导,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全省各级防指和市县政府超前部署、超常应对,各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科学防控,全面落实各项防汛责任制,汛期发布山洪灾害预警信息上万条,及时安全转移受威胁区群众6万人次,全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夺取了防汛抗洪的重大胜利。
——转型综改试验项目水利工作年度任务圆满完成。按照转型综改试验2013年行动计划的总体安排,山西省水利厅积极推进综改项目及配套工程的建设任务,全力配合完成了相关项目的课题研究和技术审查,各项涉及水利部门的综改年度目标任务均圆满完成。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3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