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讯(记者 武年丰)12月26~28日,山西省重点水利工程恋思水库、西里水电站、汾河下游防洪工程主体工程相继完工。这标志着省委、省政府确定的35项应急水源工程全面告捷。至此,山西省工程性缺水、地表水拦蓄不足的问题得到根本性扭转。
山西煤长水短、十年九旱,地表水利用不足、地下水超采严重、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是山西省“十一五”初期面临的主要水问题。为寻求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治本之策,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拦蓄地表水、用好黄河水、涵养地下水、搞好节约用水”的治水方略,“十一五”期间特别是2008年以来,山西省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政策机遇,总投资140亿元,开工建设了35项应急水源工程。总体思路是:通过建设一批应急水源工程,除险加固一批病险水库,在丰水年和正常年份,主要使用地表水,有效涵养地下水,使地下水储量逐步得以恢复;在特殊干旱年份,如地表水供给不足,由地下水予以补充。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有力领导下,在山西省有关部门和各市县党委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全省水利建设者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山西水利建设精神,冬拼严寒,夏战酷暑,精心组织,科学施工,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了每项工程高质量、高标准建设。根据水利部专家的意见,山西省在对边界水源工程进行个别调整的基础上,到今年年底全面完成了35项应急水源工程主体工程建设任务。其中,10余项工程已下闸蓄水,加上除险加固的百余座病险水库,今年年末全省水库蓄水量可达到20亿立方米,是2006年6亿立方米的3倍多,是历史最高年份10亿立方米的2倍。山西省工程性缺水的问题基本解决,拦蓄地表水的目标基本实现,为“十二五”全力实施大水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全省转型跨越发展将提供强有力的“水支撑”。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1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