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讯(记者 蔡媛媛 通讯员 乔栋) 6月5日,山西省第一、第二大河流——汾河和沁河成功“牵手”,此举要“归功于”引沁入汾和川引水枢纽工程的正式通水。
引沁入汾和川引水枢纽工程是继张峰水库之后开发沁河的第二个控制性工程,其目的是为了将相对富水区的沁河水调入极度贫水的汾河下游的临汾盆地。按照省境内水资源统筹调配的原则,该工程于2008年3月正式开工兴建。
引沁入汾,润泽平阳。地处汾河下游的临汾市,是山西省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也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临汾盆地水资源自供能力愈显力不从心,跨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调水成为支撑区域内工农业用水需求的唯一出路。据引沁入汾工程管理局局长高福平介绍:“工程建成后,沁河水将自流进入临汾盆地,基本实现沁河中小洪水用起来、大洪水蓄起来的目标,将为临汾盆地用水提供有力保障;同时还可兼顾汾河下游生态补水,为临汾、运城两市沿河50万亩农田提供灌溉水源,汾河下游水生态环境将得到明显改善”。
“引沁入汾”作为调配利用山西地表水资源的重要工程,也是该省35项应急水源工程之一。 为了节省运行成本,提高供水能力,山西省水利部门科学规划引沁入汾工程布局,最终定型了“长滕结瓜”供水体系。引沁入汾将建成以和川枢纽为龙头,以正在建设的五马水库和已建成的曲亭、涝河和洰河水库为重要组成单元的五库联调格局。五座水库总库容1.63亿立方米,年可调水1亿立方米。届时,全省的地表水资源将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
据了解,“引沁入汾”和川引水枢纽工程单元工程质量全部合格,优良率达到80%以上,同时实现了三年工期两年完的目标,全程安全生产无事故。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0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