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崔西岭 周辉 周松柏
2023年年初,四川、重庆两省(市)协商将跨界河流塘河作为试点,成立工作专班,共同探索开展跨界河流健康评价。塘河发源于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在重庆市江津区汇入长江,其中四川段长106公里、重庆段长23公里,共界段长7公里。
日前,川渝两省河长办在成都召开会议,共同审查通过跨界试点河流——塘河健康评价成果,以及跨界河流健康评价指南,为推进跨界河流健康评价工作起到良好示范作用。
合理安排
保持评价河流的整体性
尽管塘河为跨界河流,两省(市)和毗邻市区根据评价任务积极沟通,破除区域分割,将塘河作为一个评价对象,保持河流评价的整体性。
围绕解决评价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两省(市)组织相关人员和编制单位认真学习部、省河湖健康评价指南,细化、深化部分指标赋分标准,提出具有川渝地方特色的跨界河流评价方案。评价方案保持岸线自然状况、生态流量满足程度等水利部要求的6项基础指标。在个性指标方面,可按照本行政区域评价指标开展评价。
根据行政区域及河流特点,编制单位将评价河流划分为四川段、重庆段、跨界(共界)段。本行政区域组织区域内河流健康评价,跨界(共界)段由河流长度、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面积占比大的一方负责,不重复评价。本行政区域内根据自然条件、开发利用任务等情况,将河流拆分为不同的评价单元。
友好协商
确保评价成果的科学性
河湖健康评价需要收集大量的基础资料,涉及面广、部门多。川渝毗邻市(区、县)积极配合,主动协商,跨省(市)联合调度,夯实跨界河流健康评价数据基础。
川渝优化评价要素采集,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水文、水质、水生态全要素调查,构建数据库,动态监测河湖岸线、涉水工程、水源地保护区等,进一步了解河湖水质时空变化特征。编制单位在第三方专业机构的支持下,采用高灵敏度的无损伤性环境DNA(脱氧核糖核酸)监测技术,开展河流水生生物多样性监测,让调研更加科学。此外,川渝积极开展河湖健康评价公众调查,定期征询社会公众意见,增强河湖健康评价工作的客观性。
两省(市)评价成果形成后,由河流长度、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面积占比大的一方将成果汇总,除了水质等一票否决指标外,统一实施加权平均法汇总。评价结果经农业、环境等相关部门、专家审核后,毗邻市(区)将评价结果共同提交至两省(市)河长办审查,作为该条跨界河流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针对河湖健康评价查找出的问题,川渝共同商定形成跨界河流“体检表”,制定解决措施,实现闭环管理。
编制指南
解决评价标准的普适性
立足于塘河实践,川渝起草完成了跨界河流健康评价指南,用于指导两省(市)81个跨界河流健康评价工作,为今后跨界河流健康评价工作提供可复制的经验。
根据跨界河流健康评价指南,评价时间相同时,川渝共同推进跨界河流健康评价;评价时间不同时,可以考虑由一方评价,另一方按评价河流长度支付评价经费。成果汇总原则上考虑由河流长、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面积大的一方作为牵头单位进行。
跨界河流健康评价指南合理兼顾了不同区域的评价标准。塘河采用的是两个行政区域内的不同评价标准共同评价。评价可以保持水利部的基础评价内容不变,并占据合理的比例,另外设计一种开放式评价体系,满足不同地方河流健康评价需求。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3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