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欧欢 张霞
强降雨突袭上游,梓江(梓潼河)等支流洪水汇入,涪江四川遂宁段水位持续上涨。
8月16日20时55分,涪江干流射洪水文站出现洪峰,流量达24100立方米每秒,超过保证流量10900立方米每秒。本轮洪水洪量极大、持续时间长,是1949年以来遂宁遭遇的第二大洪水。
与时间赛跑,和洪水比拼。遂宁水文“尖兵”奋战在抗洪最前沿,及时提供雨情、水情和预警信息,为防汛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遂宁市位于涪江中游,地处丘陵低山区,境内河流纵横交织,全市有各类水文站点34个。无论是服务防汛还是站点运维,对成立2年多时间、只有30人的遂宁水文局来说,都是极大挑战。
遂宁水文局全员出动。水情预报室负责在后方做数据分析和计算,及时发布预警;测报中心负责带领3支应急监测小组,奔赴射洪水文站、天仙寺水文站、观音场水位站,支援此次特大洪水测报;水文建设室负责维修检运水文设施设备,从15日下午4点到16日凌晨2点,抢在洪峰来临前,紧急铺设被大水冲毁的水位计管道,以便随时掌握主城区来水情况。
16日凌晨,涪江干流、梓江等多条江河河水暴涨,水情预报室灯火通明,水情信息平台上的数据不停闪烁,千万条雨水情信息在遂宁水文局水情预报工作群里不断刷新汇总。水情预报室负责人颜虎紧盯电脑屏幕,密切关注着各江河上游最新水雨情,紧张地分析洪水趋势。
另一边,测报中心负责人彭剑带领的应急监测小组也投入到紧张战斗中。由于上游水位暴涨,沉重的泥沙一度让水位设备探头失灵,大家只好在雨夜里打亮探照灯,每10分钟人工观测并报送一次水位,不敢有丝毫马虎。
遂宁水文局局长唐训海介绍,结合气象预警和对上游降雨摸底预算,综合上游实测资料,遂宁在全省率先绘制洪水淹没图,理清防汛重点,突出防汛重心,将预见期延长10~20个小时。此次洪水超出缆道流速仪测流范围,遂宁水文局出动无人机测流设备,利用其下方悬挂的雷达测速仪对河道断面测速点进行流速实时监测,防汛抗洪变得更加“耳聪目明”。
针对山洪灾害突发洪水,遂宁水文局对境内10条中小河流开展了监测,利用各河流正射影像资料,结合编绘的洪水淹没图,建立三维模型,对沿河高风险重要淹没点位所在乡镇进行点对点实时电话通知。同时,结合自建的山洪预警方案,通过瞬时地貌单位线法,将装在数万条蛛网般小溪沟里的监测仪器收集到的数据经数学建模,分析出支流151个山洪灾害点的洪水汇入主河道的时间和流量,预警精确发布到村到社。
16日20点55分,最大流量2410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裹挟着泥沙,平稳通过射洪水文站。
在这场与洪水的赛跑中,遂宁市紧急转移近万人,没有一人伤亡。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0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