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纳溪区合面镇杏花村村民在放水备耕 本报通讯员 戴明桂/摄
□本报通讯员 杨涛 戴明桂
“自从安装水表后,每年春耕不愁没水了!”春耕时节,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合面镇杏花村村民邹正华正忙着赶牛犁田。全村1400多人,邹正华正是装表节水灌溉的受益人之一。
2013年,合面镇杏花村通过“小农水”项目,安装供水管道8.6公里,从清水溪水库引水灌溉。“本以为一劳永逸,解决了杏花村灌溉用水难题。谁承想,有人为了自家农田,竟偷偷在主管道上钻洞放水。不到一年时间,供水管道就千疮百孔,低处水田漫水外流,高处水田滴水没有。”回顾从前,杏花村党支部书记古开学频频摇头。
2014年,纳溪区合面镇鼓励村民通过“一事一议”的形式,试点探索农村饮水和灌溉用水“两条管线,两个水价”新模式。“饮水按1.5元每立方米,灌溉用水按0.15元每立方米计收。”古开学说,“这样既能保障农业生产用水,又能让村民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去年我家收了2000多斤稻谷,我那两亩多地才交水费45元。”村民刘贤良说,以前抽水灌溉,光电费就要80多元,水量还不足,水稻产量也不高,安了水表计量收费后,每亩水稻增产300多斤。村民陈德安有400平方米的田地,在水表安好的第一年,他以为用不了多少水,便从来不关水管开关,任其一年四季长流。“一年下来,我家田地灌溉用水交了400多元水费,现在想起来还是心疼得不得了!之后,我每次用完水都会记着去关水,现在一年的水费就只有几十元了。”陈德安说。
“私拉乱接、钻孔取水等损害公共设施的行为都将被重罚。”村民约定,用水前,灌溉用水户提前申请并交纳1200元管网建设费,用于入户管道、表箱、表井、阀门等所需材料的采购、施工和安装。古开学说:“每个农户的水管都安装到了田地里,按用水量收取水费,田土不集中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装多个水表,现在村里已经安装了149只灌溉用水表。”
据纳溪区水利管理站负责人介绍,杏花村共有农田800余亩,安装水表以前,库容13.2万立方米的清水溪水库每年春耕都闹水荒。安装水表后,清水溪水库每年用水不到其库容的三分之一。
目前,纳溪区开始在区内4.18万亩农田推广装表灌溉,预计年节水200多万立方米,相当于在纳溪储备了一座小(1)型水库的水量。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18年3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