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纪委驻水利厅纪检组组长、监察专员徐亚莎回答听众问题
四川省水利厅会同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开展阳光政务活动
四川人民广播电台现场接听全省各地的民生水利工作建议热线电话
中国水利网站11月7日讯 谢勇 报道 时针指向北京时间11月6日上午10点10分,四川人民广播电台节目主持人殷江以宏亮的声音告诉听众朋友:这里是四川省纪委、省委宣传部、省监察厅、省广电局主办,省纠风办、省水利厅、四川人民广播电台承办的政风行风热线节目“阳光政务与水利民生”,今天做客电台直播间的是四川省水利厅党组成员、省纪委驻水利厅纪检组长、监察专员徐亚莎,随同上线的还有四川省农水局副局长王大全以及相关处室负责人。在当天上午直播期间,四川省人大代表、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红砂村支部书记朱玉顺,特邀监察员、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刘群芳,省纪委纠风办纪检监察员郑珲、李卫专门到现场进行了监督、指导。
“叮呤呤——”,随着阳光政务028—86750077热线电话的响起,一个个关系水利民生的群众性咨询、建议和热点问题汇入电台直播室,立刻拉近了党员干部和普通民众的距离。水利厅有关领导、农水局的业务负责同志根据听众的观点和疑问作了耐心细致地公开解答。自贡市富顺县的周先生、张先生,达州市渠县的李先生,南部县店垭乡的邹先生等基层听众对于四川省水利改革发展成就给予了极大关注和肯定。同时,希望进一步深化农耕区“全域灌溉”治理,不断拓展“再造都江堰灌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饮水安全”“防洪治旱”“五小水利”“水利移民后扶”“小微水源工程”“水环境综合整治”等新农村建设路子。通过完善规划、强化服务、引进和调剂项目、落实奖补政策,充分调动地方党政与基层群众两个积极性,切实解决好山区、丘区“最后一公里”用水安全保障问题。
徐亚莎在直播间指出,“十二五”四川省的水利改革发展取得了良好开局。截至目前,新增有效灌面188万亩,新增节灌面191万亩,新增、恢复蓄引提水能力20亿立方体,骨干工程突飞猛进、农村水利蓬勃发展、减灾防灾持续增强、水管改革更符民意,共落实水利基础建设投资351亿元,超过了“十一五”不含灾后重建的投资,是2010年水利投入的3倍。
徐亚莎表示,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公益专业技术队伍是发展民生水利的重要支撑,目前全省已建立水利服务机构2957个,有县乡基层水利人员7213人(其中技术力量4322人),组建完成农民用水协会5944个,管理灌面1320.5万亩,参与农民405.7万户,成立专兼抗旱服务队1822个,水利民生效应初步彰显。对于广大群众通过电台热线所反映出的水问题,省水利厅及其职能部门、单位将在第一时间着手给予切实的梳理、帮助、解决、解释、回复。
四川省农水局专家在回答群众提问时说,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在三年内完成,也就是要通过重前期、重环节、抓管理、抓水质、抓验收,细化时间节点,逐库制定实施方案,保障在2013年底之前完成1887座小型病险水库整治并还一库清水于民。
四川省人大代表、水利厅特邀监察员、省纪委纠风办有关同志在“阳光政务与水利民生”直播小结会上指出,对于民生水利工作,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全省的基础工作非常扎实。我们一定要加大针对城乡基层群众的宣传解释力度,通过各类媒体和渠道,教育全社会树立水的资源意识、商品意识、环境意识、责任意识、运行管护意识,持续增强粮食安全、水事安全的应对保障能力,不断强化生态防污和节水型社会发展战略。
为落实阳光政务活动,当日下午,四川省水利厅又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与热线电话听众进行沟通或见面。在资中县球溪镇高店子村,四川省农水局副局长王大全、省农水局农水处处长陈鹏与热线电话听众杨鹏南进行了会面,并与资中县水务局局长林惠亚、副局长胡彬,球溪镇镇长饶学斌现场办公初步拟定了当地村社山坪塘堤埂渗漏的综合整治方案。下午4点,杨鹏南激动地对四川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戴安娜说:“一是没想到省里的热线电话我居然打通了,二是没想到省水利厅的工作这么及时、这么务实,很是惊奇,能为大伙办上一件实事,太高兴了!”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2年1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