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汛期前,成都将试点设置“地质灾害专家系统”,通过电脑自动比对分析实现自动预报预警。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从成都市地质环境监测站获悉,市地环站计划在明年汛期来临前,在全市5~10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安放监测设备,并通过设置地质灾害专家系统,对采集数据进行实时分析,自动发出警报。
摄像头雨量计 实时监控泥石流
成都市地质环境监测站站长李红川介绍,以前,成都市各个地质灾害隐患点都设置了专门的监测员,无论是滑坡还是泥石流,主要都靠人肉眼判断。如果觉得可能发生泥石流,监测员通过敲锣、通知等方式把信息传递给当地居民。
此次,地环站试点在彭州市小鱼洞镇梅子林沟泥石流的不同活动区域,分别安置了雨量计、视频等监测设备,能够对沟内的任何变化进行24小时监控。降雨时,通过雨量计可以第一时间得到该地区的实时降雨量,可以分析得出泥石流爆发的可能性。更关键的是,在河道附近安放了摄像头,这样,在成都市国土局以及地环站的地质灾害监测大厅里,随时都可以看到河道的变化。
李红川说,下一步,地环站还将安放专门测量泥砂含量的仪器,通过河水中的含泥量,判断上游是否已经发生了泥石流。
专家系统从自动监测到自动预警
李红川介绍,此次彭州在全市范围率先试点安置专业监测预报设备,是为明年汛期前试点“专家系统”做准备。在明年汛期前,市地环站计划挑选5~10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安放专业监测设备,同时设置一套“地质灾害专家系统”。电脑系统中将设专家数据库。专业监测设备将监测的数据实时传送到数据库中,电脑就将自动进行比对分析。如果数据显示达到地质灾害构成的条件,系统会自动预报预警。这样,就能实现从地质灾害自动监测到自动预报预警的进步。
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2011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