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田间工程好 百姓笑颜开
——陕西渭南市东雷抽黄灌区积极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分享到:
2023-08-15
 
  □通讯员 左丹丹 宋一丹
  立秋后,干旱持续,行走在陕西省渭南市东雷抽黄灌区,连片的玉米秆壮叶厚,抽雄扬花格外欢实。
  “我们村是新民系统最末端,阳坡地、沟沿边,人称‘火焰山’,以前由于田间渠道浸耕损毁,水地变成了旱田。2022年实施标准化管理后,渠修了,水稳了,过去浇一亩地需要七八十元,现在只要40元。今年我种了9亩小麦,亩产量1200斤。目前玉米长得壮实,高产不成问题。”在金水沟畔的黑池镇蔡苜村,刚给玉米浇过二茬水的强喜民老汉满脸笑容。
  东雷抽黄是一座多级提水的高扬程大型电力提灌工程,建有各级抽水站28座,最高9级提水,累计最高扬程311米,拥有4个塬上灌溉系统和2个灌排系统,设施灌溉面积83.7万亩。田间工程线长面广量大,拥有斗、分渠4022条总长2223公里,水工建筑物1833座。
  田间工程是灌区的毛细血管,连着千家万户,事关粮食生产、群众增收。实行分田到户后,由于田间工程有人用、没人修,损毁破坏严重,造成“断头渠”“水中旱”,有的田块失灌。东雷抽黄灌区以田间工程标准化管理为抓手,打出“组合拳”,提高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让百姓浇地省心省钱。
   创新投资机制
  针对灌区村组普遍缺乏集体积累,田间工程损毁修复筹资难的问题,东雷抽黄灌区创新管理,建立了管理中心,投入水泥、沙子、石子三材与施工碾压费用,村组投劳,按照6比4的比例匹配合作模式,由各县管理处组织施工,管理站技术服务,累计修复田间工程268处,改善与恢复失灌面积16万亩,基本消灭了“断头渠”,较好地解决了田间工程损毁老化失修问题。
   加大资金投入
  东雷抽黄灌区累计投资900多万元,完善田间工程设施建设,新修斗渠量水堰393座,改造分渠计量标尺4618处,改造斗、分渠39.8公里,做到田间工程分水有尺、量水有堰,灌溉期间配水有单、公示有牌,户有用水明白卡、组有用水公示栏、村有服务监督牌,群众反映问题有台账,办理有时限、有流程。
   办实事解难题
  灌区部分村组位于沟塬边或高塬上,渠道水上不去,村里采取自建小高抽抽水灌溉,全灌区村办小高抽达42座,涉及39个村组2658户群众。近年来,由于年轻人外出打工,缺乏机电技术人员,造成设备检修保养不及时,运行故障多,灌溉保障难。灌区管理中心以党建为引领,指派党员机电技术骨干,包联每座小高抽,建立规章制度,提供配件材料,提高检修质量,指导灌溉运行。同时,利用专项资金,对灌溉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3座小高抽实施了标准化改造,把群众的“糟心事”办成了放心事。
   完善管理体制
  根据灌区实际,灌区管理中心分别健全和完善了渠长制、斗委会制、群众用水协会3种管理形式,建立了常态化管理机制,修订出台了斗、分引渠管理办法,规范了田间工程管护标准和检查考核具体要求,对末级渠系基本费用建立专账,确保专款专用,为标准化管理提供了组织保障和资金保证。同时,把田间工程与干、支渠骨干工程同检查、同考核、同奖励,以奖代补,增强了管护责任,提高了田间工程的完好率,让群众浇地省心、省力、省钱。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3年8月15日
左丹丹 宋一丹
责任编辑:陈帅
相关新闻
 
陕西首例跨行业水权交易签约
首届陕西汉江水文化研讨会举行
陕西汉阴县开展震后工程隐患排查工作
陕西延安市加快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
陕西推出农村供水助力乡村振兴典型经验做法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betway苹果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454 业务联系:010-63205282 举报电话:010-6320545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