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艳芹
陕西省略阳县地处秦岭腹地,山大沟深,群众居住分散。当地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点多、线长、难度大,后期管理更是困难重重。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略阳县积极探索,创新举措,建立“有人管水、有章治水、以水养水”机制,确保农村供水工程“时时有水”。目前,全县152个村(社区)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全达标。
明确责任,“有人管水”
“以前用水都是靠挑水,做饭、洗衣服、洗澡很不方便,而且一下雨水就特别浑,要在水桶里沉淀很长时间。”略阳县兴州街道办事处七里店村村民吴鸿发说。
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了“没水喝”的难题。但无人管水导致部分村经常停水,使工程效益大打折扣。
略阳县在项目建设的同时,强力推进水利供水设施量化赋权工作,建立健全由水利局对供水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负总责、各镇办对辖区内供水工程运行管理负具体责任的运行机制。根据“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对建成的农村供水工程,以县政府名义向村委会颁发产权证书,村委会对集中供水工程运行管理负主体责任;分散式供水工程,按自管自用的原则,由用水户自行管理;集镇供水工程由省水务集团略阳水务公司管理。县里给每个村一次性拨付3万元管护基金,调剂1~2个公益岗位,专职管理供水设施。县水利局经常组织各村水管员开展业务培训,进行工作指导,发现不合格的水管员,责成镇村及时调整。
略阳县水管中心主任黄小波说:“目前,全县共颁发农村供水产权证书152份,颁发集镇供水产权证书12份。”
据了解,水管员不仅要定期查看水源地有无人为损坏和污染、管道有无破裂漏水等问题,还要做好水池清洗,管道维修、防冻,按标准收取水费,对水量、水价、水费进行“三公开”等工作。
“现在每天24小时水不断。今年家里买了太阳能热水器、全自动洗衣机,洗澡、洗衣服再也不发愁了。”吴鸿发说。
建章立制,“有章可循”
规章制度既是约束,也是保障。略阳县先后出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村级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等,持续加大运行管护长效机制建设力度,对水源保护巡查、供水设施维护、消毒设备使用、水价确定都提供了指导意见,并建立了四项台账模板,为镇村做好日常运行维护奠定了基础。
此外,略阳县将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纳入镇办年度水利工作考核,对不能按期完成任务的镇村,按脱贫攻坚责任制进行追责问效。
有偿使用,“以水养水”
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核心是推行有偿用水机制,落实村级管护责任,解决管护资金,确保建成的工程有人管、脱贫退出后供水设施稳定运行。
略阳县大部分村民祖祖辈辈吃水都不交钱,既无交费吃水的意识,又无节水惜水的行动。只管用,不管护,导致供水工程得不到及时有效维护。
略阳县各村通过“一事一议”确定水价,水费收入除发放水管员报酬外,按不低于30%的标准足额留作村级供水工程维修基金;对集镇集中供水工程,由县水务公司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将水价报县发改局审批后执行,确保供水工程有钱管、能管好。
“从免费用水到收费用水,部分群众有抵触情绪是难免的,但大部分群众还是很理解很支持。目前,全县村组水费计收率已达65%,预计年底可达95%以上。”黄小波说。
强化保障,“时时有水”
时时有水,有健康安全的水,是村民的心愿。略阳县制定了农村饮水安全应急预案和防止农村安全饮水不达标监测预警工作方案,建立了监测预警机制和到户管理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又给镇村发放了1吨、5吨的储水袋共250个,进一步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针对全县农村安全饮水来信、来访,略阳县制定了《农村饮水安全舆情处置流程图》,确保第一时间做好舆情信息分析、研判、引导和处置工作,全面提升服务群众质量和群众满意度。
守护水,就是守护生命。略阳县副县长郭兴元说:“加强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是与老百姓生产生活联系最紧密、受益最直接、保障最根本的为民之举。我们要真抓实干,保证工程良性运行,真正让全县群众长期喝上安全水、放心水。”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0年9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