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民冯元芳为自家地里的花椒树灌溉(王辛石 摄)

施工队韩城市芝阳镇赵峰村花椒园区打井作业(王辛石 摄)

新打的机井每小时出水10立方米,配套节水措施后可以灌溉近500亩花椒(王辛石 摄)

打井队经过40多天的连续施工,终于在420米深的地下打出一口深井(王辛石 摄)
□记者 王辛石 刘艳芹
“新打的这眼井不仅能满足我们的吃水问题,还能解决一部分花椒园的灌溉问题。浇灌后,花椒的产量和质量都会提高。一亩地最起码能多收100斤花椒,一斤能多卖20元左右。”初冬时节,来到陕西省韩城市芝阳镇赵峰村,田间地头,几个村民正在忙碌着为新打的机井试水,哗哗的清水通过管道流进无一根杂草的椒园,村民你一言我一语高兴得夸赞水务局真是为村民办了件大好事。
韩城市地形复杂破碎,沟壑纵横,属于黄河中游水土流失重点县(市)之一。地形地貌特点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属于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区。韩城人民在一次次与自然灾害的抗争中,培育出抗干旱、耐瘠薄、根系发达、适应性强的“韩城大红袍花椒”。
山多地少,勤劳的韩城人民就开山修地,在一个个山头,一面面山坡栽植了满山满坡、满沟满野的花椒树。那一山又一山、一坡又一坡的花椒树,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使昔日荒芜的山地坡地寸土生金,更有效治理了水土流失,增加了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
“我家里有25亩椒园,去年采摘4000多斤花椒,卖了近30万元。”赵峰村67岁的村民贾新年说。“今年因为干旱,花椒产量没有去年高,成色也没有去年好。现在有了水库提水泵站和这眼新井,以后就不愁天旱没水浇了。”
芝阳镇地处黄河西岸的浅山丘陵地区,过去这里沟壑纵横、土地贫瘠、村民饥苦,如今在花椒产业的带动下,这里几乎家家是小洋房,家家有小车。
赵峰村村主任马小平介绍,赵峰村是韩城花椒优生区,全村共栽植花椒18000余亩,其中智能种植核心区300亩,以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为理念,已打造万亩高效花椒种植示范基地。2018年,该基地总产量达230多万公斤,产值约1.8亿元,人均花椒收入2.3万元。下一步,村上计划延长花椒产业链,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
花椒是村民眼中的“金豆豆”,也是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为了保证花椒质量,提高花椒产量,2018年,韩城市政府统筹各相关部门项目资金,为赵峰村万亩高效花椒种植示范基地建设了节水灌溉梯田,采用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措施,实现了节水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
“这种灌溉方式,不仅大大减轻了群众的劳动强度,更能最大限度降低生产过程中水、肥、药等能耗成本,提升花椒品质和产量。”赵峰村万亩高效花椒示范基地技术员马社军介绍。
据了解,从八十年代实施小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治理以来,韩城已建成百里4000万株大红袍花椒生产基地和5000亩花椒芽菜生产基地,全市花椒年总产量达2600万公斤,花椒芽菜年总产量达100万公斤,花椒总收入达25亿元,全市农民人均花椒收入5600元,椒农人均花椒收入11000元。韩城已成为全国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富民作用最强、示范辐射带动力最大的花椒生产基地县市。特别是近年来,国家级花椒产业园区盛大开园,成功举办三届国际花椒节,花椒酸奶、花椒锅巴、花椒芽菜、花椒护肤品等花椒深加产业品种繁多,老百姓自己的电商模式也已初具规模,基本实现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9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