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王辛石 刘艳芹
盛夏时节,来到革命圣地延安,修建在条条沟道里的淤地坝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为一道道沟坎、一座座山峁,增添了生机活力,增添了生动灵秀。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人民群众在长期同水土流失斗争实践中创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淤地坝既能拦截泥沙、保持水土,又能淤地造田、增产粮食,被陕北人民形象地称为丰产增收的“聚宝盆”。只要有淤地坝的地方,必定是一片绿意盈盈的良田美景。
然而陕西的淤地坝大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受资金和技术等制约,防洪标准普遍较低。量大面广的淤地坝安全隐患多,特别是一些病险淤地坝多位于村镇、县城的上游,犹如群众头上的“一盆水”,威胁着群众的生命安全,成为陕西省防洪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和影响防洪安全的突出隐患。
淤地坝数量占全省四分之一的陕西省延安市按照“信息报送不失误,库坝安全不垮塌,联合调度不违规,技术支撑讲科学,重大灾害不死人。”的总基调,抓早动快,未雨绸缪,提前做好淤地坝防汛备汛工作,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牢一道道坚固的防线。
抓早动快提前准备
“延安市目前共建成并保存淤地坝11506座,其中骨干坝649座,中型坝1855座。这些坝有的是单个修建,有的像长藤串瓜,一个沟道从上到下好几座坝,一旦溃坝,后果不敢想象。”说到淤地坝的防汛任务,延安市水保队队长韩宗军深感责任艰巨、压力重重。
压力激发动力。6月才进入主汛期的延安市从3月初就开始提前备汛。3月7日、4月10日,市委书记、市长两次召开会议,对全市系统治水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市水务局与各县区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对淤地坝的防汛责任及任务进行了具体落实。4月15日下发《关于做好2019年淤地坝防汛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做好库坝安全度汛落实“两卡一预案三个责任人”工作的通知》,全市上下一盘棋,统一指挥、分头行动,迅速进入防汛战备状态。
“我们区有200多座淤地坝,任务量大。从2月初就开始逐坝编制防汛预案。根据每个坝的实际情况,今年的预案强化了针对性,一坝一案。实用性强,简明扼要,便于操作。4月中旬开始,又落实责任人逐坝进行汛前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立即处理,消除一切安全隐患。没有办法立即处理的,建立台帐,限期整改。”宝塔区水保队队长刘雨说。
截至5月下旬,延安市第一轮淤地坝汛前检查已结束,共发现各类问题27个,由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发文,用“一县一单”的形式通报至各县区人民政府,限期整改。为加强跟踪督办,市水保队还对每个坝的问题建立了台帐,429个坝分门归类。
夯实责任筑牢基础
沿一条土路,几经颠簸,来到宝塔区临镇镇老牛沟淤地坝,未至坝前,远远就看到一块高高竖立的蓝色标志牌。近前,原来是淤地坝防汛责任人公示牌。上面详细写着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巡查责任人的姓名、职务,还有手机号。除此外,还公布有宝塔区防汛值班电话,乡、镇防汛值班电话,还有村组联系人的姓名、职务及手机号。更特别的是,上面还清晰地写着发生险情,人员撤离时的各种预警信号,铜锣快速敲击,表示准备转移,急速敲击和手摇报警器响,则表示险情加重,要立即转移。
据介绍,在去年安全度汛的基础上,延安市今年进一步落实“3113”工作方法,即3个责任人, 1张明白卡,1本预案,汛前、汛中、汛后3轮检查督查,夯实2019年淤地坝防汛基础。
“我们今年还制作了淤地坝管理明白卡,既长期公示在坝上,又发放到群众手中。明白卡用简洁的语言写清楚险情发生时,该怎么撤、往哪儿撤,简单明了,易于操作,确保每个群众对“防”和“撤”都心中有数。”韩宗军说。
为了提高市县淤地坝管理人员业务能力,让大家明确管护职责和标准,做好日常和汛期管护,延安市水务局积极和各区县政府沟通协调,由区县政府给各镇办发文,夯实淤地坝属地管护责任。同时举办淤地坝运行管理及防汛安全培训班。邀请中国水土保持学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等领导专家授课,让大家进一步强化淤地坝管护责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丝不苟做好巡查管护工作。
宝塔区柳林镇湫沟村2组组长白海军负责湫沟骨干淤地坝的管护。他说,基本每个星期都会巡查一两次,特别是下雨前,下雨时更要加强巡查。主要查看坝体有没有裂缝,有没有冲刷的水沟,管道有没有堵塞等。再就是看水位,水一到卧管就要放水,不能超水位运行。巡查中发现的卧管堵塞、坝体小冲沟等小问题,自己能处理的立马就处理了,处理不了的,就上报给区政府,区政府再上报水利部门,水利部门会来技术指导人员进行查看,想办法把安全隐患消除。
强化细节坚固保障
5月14日的安塞区沿河湾镇康玉淤地坝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全市淤地坝防汛实战演练在此举行。
演练以安塞区持续强降雨,骨干坝出现溢洪险情为背景,演练内容包括雨水情监测、启动防汛应急预案、成立现场指挥部、指令下达、现场抢险等环节。通过实施人员疏散转移、坝体加固、紧急排洪、放水设施抢修等应急处理措施,有效避免漫坝溃堤,确保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实战演练可以检验淤地坝防汛应急预案的实战性和可操作性,提升抢险调度能力和协作水平。“演练前,我们专门写了详细的演练脚本,模拟险情发生,针对每个细节、每个重要环节修改了无数次,尽最大可能突显实战性,让各级各部门通过演练真正提高思想认识和业务水平,确保出现险情时能临危不惧、科学应对。”韩宗军说。
全市演练结束后,延安各县区也陆续开展了淤地坝实战演练。一场场实战演练,一次次亲身体验,让各级淤地坝管护人员深化了责任意识,强化了业务水平,遇突发险情时能迅速处置、科学应对。
在安塞沿河湾镇高家峁村良玉骨干坝,长着许多绿植的土坝护坡后有一条新修的混凝土水渠。安塞区水保队副队长刘涛说,这条水渠是今年4月中旬修的。汛前排查时发现以前的排水渠因为山体滑坡而塌陷,就重修了这条长40来米的渠道。同时还对基础沉陷的卧管也进行了重新浆砌。
淤地坝为土质坝,建成运行一年后,经过雨水冲刷就会出现坝坡裂缝、冲沟、塌坑等现象,巡查管护责任艰巨。
淤地坝坝顶有无裂缝、不均匀沉陷、积水或植物滋生等现象,上游坝坡有无裂缝、滑坡、塌坑、冲刷沟等现象,近坝水面有无冒泡、旋涡等异常现象;下游坝坡有无裂缝、滑动、隆起、塌坑、积雪不均匀融化、冒水、流土、管涌等现象,坝体排水沟是否完整、通畅,护坡植被是否完好,有无兽洞、蚁穴等隐患。翻看延安市2019年淤地坝检查要点,光一个坝体检查都要几十项,更别说再加上放水建筑物、溢洪道和其他检查项目。一页页、一条条详细的检查目录记载,让人看到陕西省、乃至延安市对淤地坝防汛工作的高度重视。
汛期已至,雨洪将临,面对新的战役,陕西、延安,已做好了准备。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9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