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7月4日讯(通讯员 赵晓晨)今年以来,陕西省榆林市坚持精准扶贫、供水先行,精准脱贫、饮水保障,紧盯饮水安全的量化考核指标,采取过硬措施,抓实刚性任务,进一步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确保年内贫困村贫困人口安全饮水全覆盖。
榆林市专门制定了贫困县摘帽、贫困村退出、贫困人口脱贫饮水安全考核指标,加快改善和提高贫困地区的饮水安全条件,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村优先解决、移民搬迁新增人口同步解决、其他巩固提升饮水问题统筹解决。在项目具体推动中,市水务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建立了领导联系包抓县区脱贫工作制度,11名局级领导、9名处级干部经常深入一线,研究解决困难问题,加快工程建设进度,采取硬举措夯实硬任务,强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扶贫攻坚。同时,建立了绩效考核和联评通报机制,组成4个推进督导小组和1个巡回检查组,督促县区履行主体责任,确保饮水工程落地见效,做到了镇村、人口、项目、投资、责任“五落实、五精准”。
按照榆林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三五”规划,今年全市计划总投资11573万元,巩固提升18万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条件,优先保障8.9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达标。截至目前,全市共争取下达中省投资3011.19万,可解决4.4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同时,市级财政落实资金5277万元,县区多方自筹资金3418万元,项目覆盖受益群众13.57万人。到2017年底,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将达到90%以上、供水保证率将达到95%以上,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实现安全饮水全覆盖。
目前,榆林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正在有序推进。横山区敢啃投资“硬骨头”,多渠道筹集落实资金12000 万元;清涧县下气力破解投入瓶颈,千方百计整合项目资金1500万元;各地累计落实自筹资金29661.71万元。到6月底,全市共完成项目投资11257.8万元,铺开各类供水工程494处,建成村镇供水工程130处,项目受益农村群众3.8万人,尤其使38个贫困村、0.1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吃上了放心水。靖边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1.4%,位居全市第一;榆阳区建后管护制度全面落实,率先实现了工程良性运行健康发展;神木、靖边县探索应用光伏发电新能源,既降低了工程日常维护费用,又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7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