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讯(记者 王剑)4月3日,陕西省防总向各市区防指和省直灌区管理单位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切实加强抗旱期间水利设施安全运行管理工作,保障旱区群众生活用水和抗旱灌溉用水,打赢抗旱攻坚战。
从去年11月上旬以来,陕西省关中大部和渭北台塬区遭受1999年以来少见的冬春连旱,对夏粮生长和春耕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各级水利部门抓早动快,不失时机地开展冬春连灌,已累计完成抗旱春灌750万亩,浇灌麦油作物普遍长势较好。由于去冬今春水利设施运行时间长,近期部分抽水泵站发生故障,灌区干支渠道和小型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出现渗漏、裂缝和塌陷等险情,影响了当前抗旱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
据4月2日最新会商分析,陕西省后期整体降雨偏少、气温偏高,今年第一场透墒雨将偏晚,关中旱情将会持续升级,陕北、陕南旱象露头,抗旱形势严峻。
当前正值作物生长和春耕生产的关键期,也是抗旱用水的高峰期。《紧急通知》要求,一是要认清旱情形势,牢固树立抗大旱、抗长旱的思想,认真落实防汛抗旱行政首长负责制,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把旱灾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各级水利、防汛抗旱部门要开展抗旱技术指导,深入一线解决抗旱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坚决打好当前抗旱保春耕工作攻坚战。二是落实责任,及时开展旱损水利设施应急修复。要落实责任,加大投入,抓好各类水利基础设施的应急修复和运行管理。各级水利部门和灌区各单位要根据现有的水利设施状况,制订切实有效的应急预案和抢险措施,加强行水期间的巡查管护,一旦出险,及时预警,迅速抢修,避免对群众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利用轮灌间隙及时开展泵站、机电井、渠道等设施设备检修维护,确保抗旱期间安全运行,努力做到能灌尽灌。三是统筹考虑,切实加强抗旱工作方案的落实。各地合实际,坚持“先生活、后生产”的原则,进一步细化完善各项工作方案和预案,合理配置江河、水库、塘坝、机井等各类水源,调整供水结构,统筹安排,保障重点。加强抗旱水量调度和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努力提升抗旱能力,确保人畜饮水安全。四是加强值守,密切监视旱情变化和会商研判。各级防汛抗旱部门要全面掌握旱情发展动态,及时了解掌握旱区群众的生活用水问题,加强对关中冬麦区旱情的监测分析和科学研判,落实好应急送水、抗旱灌溉等各项措施。要加强抗旱期间值班力量,及时上报旱区各地抗旱动态信息和行动,确保抗旱工作有序推进。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3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