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2013年1月26日讯 “今年几乎整个冬天都没怎么下雪,这几天要赶紧浇麦,要不明年的收成可就不敢保证了。”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阳郭镇村民刘三民一边说着,一边用铁锨堵着地口的水。随着的水流进入田间,冬日暖阳下的干旱田地发出滋滋的声音,让人似乎听到了麦子在喝水。
自2012年10月以来,陕西省关中地区基本上是滴雨未下,虽然人工降了几次雨雪,但都没起到有效作用,降水量较常年偏少近5成,使得旱情持续发展。关中地区是陕西省的粮食主产品,也是陕西小麦的主产地,持续旱情严重的威胁着陕西夏粮的丰收年。针对此,陕西省政府、省防汛抗旱办先后紧急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政府迅速组织各地进行抗旱保苗,各地水利部门开动一切水利设施进行抗旱。面对持续发展旱情,各大中型灌区充分发挥抗旱主力军作用,积极开闸进行抗旱。针对灌区作物种植结构,交口抽渭管理局制定了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抗旱灌溉工作思路,加强渠道及机电设备安全运行、水价政策执行、流量调度管理,推动冬灌抗旱工作有序开展。桃曲坡水库管理局明确目标,狠抓流量。制定详细的阶段引水计划,抢时间、抓流量,做到大流量、长历时引水,满足群众抗旱灌溉用水需求。宝鸡峡管理局推行“职工包斗、协会包组”的包抓责任制,优化水量调配,提高水量对口率。狠抓渠道安全防护,落实防护责任,加大巡查力度,确保安全冬灌。
据统计,截至1月25日,陕西省大型灌区渠首引水流量达41立方米每秒,灌溉田地274.2万亩,井灌田地13.4万亩。
据气象部门预报,本月内陕西仍没有降水,气温还将上升。目前,陕西各地正在科学调度水源,加紧抗旱进度。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3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