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1月24日讯 (记者 王剑)自2011年以来,陕西省各级水利部门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粮食增产为目标,扭住大事攻难关,突出重点抓落实,全力开展12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和8处大型泵站更新改造项目。项目的实施,使得全省各大灌区年均节水3300万立米,改善灌溉面积80万亩。
陕西省有大型灌区12个,设施灌溉面积122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060万亩,除东雷二期抽黄灌区外,均已列入国家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大型灌区以占全省总耕地28%的面积,生产了占全省总产46%的粮食、34%的果品和60%的蔬菜,是名副其实的陕西“粮袋子”和“菜篮子”,在保障全省粮食安全、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工程建设中,各级水利部门狠抓前期,省水利厅、省发改委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强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就前期工作的主要任务、工程建设规模和标准、初步设计报告的设计资质和项目申报程序等作出了详细规定。同时,就设备采购、招投标管理、设备监造等方面明确提出了六项明确要求。出台了《省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标准》和《维修养护绩效考核办法》等配套文件,加强工程建后管护工作。各灌区也都针对项目建设管理,出台了一些实施细则和办法。为了加强泵站改造项目质量,陕西省对泵站项目实行单站单批的前期工作模式。
为了确保工程建成后运行管理到位、长久发挥效益,按照省政府《关于陕西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精神,通过不懈努力,使全省13个大型灌区的改革方案全部得到同级人民政府批复,初步理顺了管理体制。积极落实公益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费和管理经费,同时,按照“稳步推进、积极扶持、加强培训、注重提高”的思路,大力推进用水户参与式管理制度改革,积极推动农民用水协会规范化管理和能力建设。截止2012年底,大型灌区建立发展农民用水户协会331个,控制灌溉面积379万亩,惠及农户56.3万户。不断深化水价及水费计收方式改革。推行“一价计费、一票到户、统征统管”的终端水价制,实行送水、计量、收费、开票、公布“五到户”,坚持水价、水量、水费“三公开”。积极推动建立灌区水价和电费财政“两补机制”, 初步建立了灌区财政补贴机制,率先落实今年农业灌溉新增电费补贴1000万元,从今年起,大型灌区水价补贴和抽水电费补贴将列入年度政府预算。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3年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