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2013年1月15日讯 1月13日,刺骨的寒气中,地处泾惠渠灌区的西安市高陵县庙西村张玉红兄弟俩正在开渠放水,浇灌十余亩干渴的麦地。
“去年入冬以来就没有有效降水,今天是第二次喂麦苗‘喝水’。”张玉红一边用铁锨堵着漏水的土渠,一边说。
今年西安市粮食播种面积319万亩,其中旱地94万亩,水浇地225万亩,渭河沿岸沙土地区属于较为干旱区。去年11月以来,西安市呈现降水稀少,气温偏低的气候特征,导致大部分地区土壤表墒持续下降,部分地区发生旱情,严重地威胁着冬小麦的安全过冬。据气象部门预报,未来一个月内西安仍无有效降水,部分农田缺墒现象将进一步加剧。
针对持续发展的旱情,2012年12月初,西安市防汛抗旱办就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级水利部门开动一切水利设施全面进行抗旱。各地水利部门也积极行动,多方引水,加强抗旱灌溉工作;科学引导农民,对受旱农田及时灌溉,确保受旱庄稼及时“喝”上水。
截至目前,西安市共完成冬灌面积65万亩,启动机井1.8万眼,投入抗旱冬灌资金800万元,全市水利部门已于去年11月底全面启动冬灌工作。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3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