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讯(记者 王剑 通讯员 杨文杰)今年以来,陕西省汉中市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渔业发展的意见》,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以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为载体,积极转变渔业发展方式,在确保常规水产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名特优水产养殖,取得了五大成效。
一是以质量为保障,无公害水产品发展势头强劲。以“双认证”为抓手,积极推广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和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确保水产食品质量安全。全市无公害水产品养殖面积达到3万亩,占养殖总面积的25%,认证品种10个,汉中市成为全省最大的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
二是以资源为依托,冷水鱼类养殖方兴未艾。近年,汉中引进了虹鳟、金鳟、鲟鱼品种,在佛坪、城固、宁强、略阳4县示范推广、养殖面积 13340平方米,秦岭细鳞鲑和齐口裂腹鱼人工驯化,池塘养殖取得突破。充分挖掘冷水鱼类养殖潜质,有望成为汉中市特色产业。
三是以效益为中心,小水库精养水平进一步提升。汉中小水库精养一直处于全国先进水平,2012年全市336座小水库,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合理调整养殖结构,进一步转变养殖方式,实施轮捕增效益,预计亩均单产1吨,亩均利润2000元,同比增产7-10%。
四是以中国大鲵之乡为契机,特色产业稳步推进。全市已建立大鲵繁育基地2000余处,养殖农户3万户,养殖规模突破150万尾,大鲵养殖已成为拉动农民致富的新兴产业和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五是以农民增收为切入点,稻田养殖再度兴起。今年试点的50亩稻田养鱼,顺利实现亩产千斤稻,百斤鱼的目标,亩均产值3000元,仅养鱼一项亩增收1000元,稻田养鱼将逐步推开,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途径。预测2012年全市渔业总产量将突破2.3万吨,总产值超过15亿元。
渔业的发展,不仅丰富了汉中市民的“菜篮子”,而且还鼓饱了农民的“钱袋子”,发展前景广阔。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2年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