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旱腰带”上修路打井 贫困村脱贫有路

2007-09-20

     本站9月20日讯(记者 秦延安)金秋九月,天高气爽,山高云淡。车轮驶上新修的砂石路上,轻快而急速,让颠簸了近两小时的车上的人不禁长嘘一口气:咸阳市三原县丰王村到了。仿佛是一条脐带,脚下这条穿村而过的砂石路蜿蜒而行,把绿油油的葱田和这个偏僻的小村紧紧缠绕。

    县水利局负责人介绍说,在三原新兴镇,丰王村人种植大葱小有名气。去年县上通过扶贫和项目捆绑投资百十万元资助村上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大葱产业。一说明来意,刚赶过来的村上王支书就迈开步子带路:“走,到村西看咱新打的机井去!” 老远就听到高压井泵嗡嗡的响声,65岁的史焕民大爷蹲在配电房门前有滋有味地抽着旱烟。聊起大葱的行情,史大爷磕了磕烟锅,用旱烟袋指着眼前的葱苗说,“你看这长势,天滴的这点雨咋能够?浇了这最后一水,就能起苗上市,这4亩葱不多算咋也能卖个万把块。这机井给咱带来神气哩!”

    史大爷接着说,“咱“旱腰带”缺水,买点化肥吧,连包谷都不敢上,钱白撂了不说,就怕天没雨把苗烧死了。别说浇地,吃水都是土渠引来的窖水,遇到伏天不下雨,一车水从沟底拉上来,20块钱!就是雨水好,地里收点东西你也卖不出去,因为没路!”

    原来,由于地方太偏僻,只有一条车辗牲口踩的土路保持着丰王村和外界的联络,一下雨,车上不了路,人进不了村。“缺水、没路,家家户户都穷,来村上卖菜的都跟在收羊奶的后边,做买卖的都知道,村上人卖了奶才有钱买菜,平时怕咱没钱给!”王支书在旁边不禁插了话:“咱也想打井修路,可光一眼机井就得十几万,村上没那个能力。多亏这几年扶贫,把咱人老几辈没弄成的事都解决了!”

    王支书介绍说,通过扶贫和项目捆绑资助,村上已新打和修配了6眼机井,建成了出村的主干路,如今丰王村已发展了1500亩大葱,人均年增收350元。

    据了解,仅通过扶贫开发资金,4年来,咸阳市在“旱腰带”地区仅水利和交通专项资金就分别投入6000万元和近亿元,新打机井59眼,新建人饮工程88处,解决了17.6万人饮水困难,修建了566.8公里乡村道路,使得“旱腰带”地区以干旱缺水、交通不便等为主要矛盾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基本改善。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7年9月20日

秦延安


  相关新闻:
陕西召开水利规划计划和建设管理工作会议
渭南市驻军将重点支援渭河综合整治项目建设
陕西省水利厅发出倡议号召机关党员干部积极投身渭河综合整治工程建设
渭南市多渠道融资治理渭河
渭南市渭河综合整治工程进展顺利
渭南市举行渭河综合整治渭南城区段堤防工程合同签约仪式
陕西省启动34个县级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
陕西黄龙向2万多手机用户发出水法宣传信号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betway苹果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05057569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