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
10月
29日
讯(通讯员 秦延安)倍受各界关注的陕西省重点水利项目——宝鸡峡渠首加坝加闸工程,在参建各方的努力建设下,历经7年,日前终于开始下闸蓄水,这标志着宝鸡峡灌区每年将可获得补水1.48亿立米。
素有陕西“第一大粮仓”之称的宝鸡峡灌区,有效灌溉面积296.5万亩,为全国十大灌区之一。然而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渭河上游生态环境恶化和水资源无序开采,导致径流骤降,来水锐减,枯水期河源几乎断流,供需矛盾异常尖锐,每年缺水4.04亿立方米,由于缺水灌区每年都有100多万亩粮食减产,40多万亩秋田颗粒无收,2000多名职工面临着无饭可吃的困境。面对困境,宝鸡峡人经过广泛深入的大讨论,决心抓住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省上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的历史机遇,紧紧围绕“水”字,抢抓水源,向渭河“要水、要电、要效益”。接着,一个“加坝加闸”的构想诞生了。宝鸡峡加坝加闸工程是在林家村渠首溢流坝基础上加高
22.6
米
,工程概算总投资4.17亿元,建成后年可调蓄水量8000万立方米,可与灌区内四座水库联合运行,并之补水1.48亿立方米,向灌区增加供水1.
2
亿立方米
以上,多灌农田100万亩次,增产粮食5000万公斤,蓄水发电、城市供水、防洪抗旱、生态环保、旅游养殖等综合效益十分显著。工程于
1998
年
5
月
30
日
开始全面动工建设,2005年3月完工。截至目前,已经蓄水270万方左右,这将对改善灌区用水条件,缓解用水矛盾,促进关中西部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中国水利网 2005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