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上海浦东:河长制绘新蓝图 碧水环绕航空城
 
分享到:
2019-05-17

整治前的营前15号河

整治后的营前15号河

整治前的施湾东菜场河

整治后的施湾东菜场河

碧水守望人陆颖婷

  □通讯员 陈志强  

  弯弯小河清波荡漾,绿色草坪郁郁葱葱,仿木栅栏长长延伸,崭新农桥乡间彩虹……经过综合整治后的上海浦东新区祝桥镇营前村4组的水环境面貌发生了巨变:一条由东向西的河道环绕而过,通向浦东主要河道东横港,贯通了小岛东西南北的7条河道,使这些河道的“死水”变成了活水,两座精致美观的崭新农桥飞架河上,沿河有仿木栏杆、亲水步道和草坪、灌木组成的立体绿化,成了当地村民休闲锻炼的好去处。

  看到这一变化,在这里居住生活了70多年的一位蒋姓村民高兴地说:桥通路通水通的水乡风景又回来了!

  营前村的变化是祝桥镇实施河长制大力推进水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

  祝桥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河道纵横交错,水系发达。如果乘着飞机俯瞰祝桥镇,一条条水清岸绿、荡漾碧波的河道,宛若一条条墨绿色的玉带,又如一串串闪耀的珍珠项链环绕着这片土地。在朝着建设集大飞机制造、空铁联动、商务办公于一体的综合型、都市型航空城的目标大踏步前进的今天,镇党委、政府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要求,凝心聚力,创新开拓,全力打造与航空城相得益彰的优美水环境,谱写人水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

  祝桥镇河长制办公室成立于2017年4月,管控着160.19平方公里区域面积内的1245条(段)河道(水体),其中市管河道1条段、区管河道15条段、镇管河道62条段、村管河道883条段、其他水体284条段,镇管及以下河道(水体)长度共计约579公里。

  按照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的要求,从2017年开始,祝桥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近100名河长走马上任,全镇1245条(段)河道全部纳入河长制管理,实现河长制全覆盖,全面落实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治理、河湖水面积控制、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保护等六大工作任务。

  营前村:臭水沟变景观河

  营前村区域面积1.5平方公里,共有754.14亩耕田,其间纵横交错的41条(段)河道,由于数十年来未疏浚,基本上都变得狭窄淤浅,不少河道还被村民因扩展场地、宅基地、自留地而填没截断,水质变黑发臭。

  “历史上,这里被称为小荡,是一个四面环水的地方。后来,四周的河道被村民陆续填掉,扩展成自留地,还违章搭建、乱堆垃圾,断流的小河成了臭水沟”。蒋老伯说,他家就住在附近,村民们一直盼望早日治理。

  2017年,祝桥镇党委、镇政府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建设美丽乡村、推行河长制工作为契机,全面打响了中小河道综合整治攻坚战。10月,祝桥镇在完成前期拆违、清障等工作基础上启动了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包括截污纳管、河道疏浚、固岸护土、水土保持、种绿护绿等内容,10个工程队同时进入营前村施工。按照计划,2017年完成了17条(段)河道整治工程,2018年完成了9条(段)河道整治工程,成为全镇河道整治数量最多的一个村。2019年将继续实施劣V类河道整治工程。

  “长期生活在垃圾成堆的黑臭河道边,会影响身体健康的。”蒋老伯说,黑臭河道整治工程深得民心,得到了村党支部、村委会以及工程所涉及的村民的配合和支持。该村19号至22号河道交界处,被2组村民马林宝的房屋阻挡,施工机械无法进入。村干部与马林宝商量,她当即同意拆除有证房屋22平方米,还主动处理掉19棵影响施工的果树。施工期间,马林宝还向工人义务提供茶水和休息场所。拓宽疏浚沙泥港的工程,碰到了10组村民蔡爱珠家一上一下的连体违章建筑。村干部上门做动员工作,并联系装潢公司,制定专业的切割方案,她二话没说立即服从,拆掉楼房80平方米。村两委干部天天出现在各个施工现场,随时协助工程队处理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看到村干部和村民这样关心、支持河道整治工作,一些工程队负责人感慨地说,营前村老百姓的文明素质高。

  整治后,打通了7条断头浜,沟通了水系,提高了防汛排涝能力,改善了水质,呈现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新貌,成了村民们健身散步的好去处,村民们都切身感受到了水环境治理带来的好处。

  一位村干部说,整治工作不仅美化了环境,还唤起了人们爱水护水的理念,为营前村创建美丽乡村打下了扎实基础。他们认为,营前村河道整治成果,提升水环境质量,美了村容村貌,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这也进一步调动了村民配合、支持、参与爱水护水工作的积极性。

  东菜场河:打响治水拆违攻坚战

  2017年3月21日,施湾社区东菜场河边一栋5层高楼、近4000平方米的违建被顺利拆除,这是祝桥镇大力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中打响的一场治水拆违攻坚战。

  中小河道整治重在水岸联动,治水先治岸。施湾东菜场河是祝桥镇6条区考核重污染河道之一,位于施宏路东侧,北至航城路,南至七灶港,全长400多米,沿线涉及施镇居委、望三村、中圩村。河道两侧10米范围内违法建筑多,居民生活污水乱排放,造成河水黑臭。同时,河道两侧的施宏路菜场和望三村临时疏导点商铺摊贩众多,占道经营、乱停车等违法违规现象严重,并存在重大消防安全以及交通安全隐患,周边群众反映强烈。

  对此,浦东新区、祝桥镇等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区城乡中小河道综合整治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到现场指导工作,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也多次到现场推进工作。3月初,该区域拆违工作启动,镇、社区、村居委以及城管等职能部门多次上门告知、做工作,当事人同意配合拆违,保证拆除工作顺利开展。

  施湾东菜场河边有一栋5层高、近4000平方米的违法建筑,里面有一家1700余平方米的超市以及5户经营商铺。由于违建紧邻河道和居民楼,拔点行动难度大,安全要求也高。镇党委、政府成立了现场指挥组,公安、城管、消防、安监、社区等单位及部门联合行动,提前一天将施宏路、水闸南路进行了封闭,并对建筑物进行了隔离。

  拆违当天,拆房单位调用了两辆大型机械设备,同时开启水泵不断向拆除作业面洒水,消除施工产生的粉尘。经过一天的努力,该建筑被顺利拆除,随后建筑垃圾也被及时清运。

  此次拔点行动后,祝桥镇加快推进施湾东菜场河整治工作。至3月底,河道两侧10米范围内违法建筑已全面拆除,涉及33个点位、7700.6平方米。同时在河道后续项目工程中完成河道清淤、生态修复、水质改善、截污纳管、补种补绿等工作。

  通过整治,河道及周边人居环境、交通出行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实现了“水清、岸绿、景美、路宽”的目标。高楼违建拆除后腾出一大片场地,这片场地被用来建造林地,同时规划建设休闲场所,真正还路于民,造福于民。

  邓三村:水美村美村民乐

  河道畅通了,河水变清了,河岸牢固了,草坪绿了……住在施湾社区邓三村北界河附近的陆老伯说,过去,这条河成了臭水沟,污水排入河道,河岸塌陷,违建很多。经过政府部门大力整治后,真是大变样了!

  北界河为规划一级支河,西起浦东运河,东至 G1501上海绕城高速,长 2588.68 米,规划河口宽 30米,河底宽 10米。整治前,河道淤积严重,水流不畅,水动力差;沿河有很多违建,而川南奉公路桥梁下坝基将河道完全隔断,而且沿河的餐饮酒店、鸡鸭养殖场的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河水黑臭,环境脏乱,靠河道近的村民只能紧闭窗门。

  令陆老伯等村民高兴的是,2017年北界河整治工程开始后,工程抓得紧,进度快,到2018年10月已完成。为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祝桥镇对沿河的违建实施综合整治,对违法偷排污水的企业进行了依法处理,彻底根治非法污染源。对大部分岸段按河道规划蓝线进行开挖拓宽,对小部分暂时无法按规划实施的河段进行生态改造和景观提升,进行生态护岸、防汛通道和亲水平台等配套建设;还采取了截污、疏浚、护岸、绿化、生态修复等措施,彻底消除水质黑臭,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河道水生态系统;通过种植岸顶、河坡绿化,点缀浮叶植物,设置生态浮床,建设生态垒石护岸,铺设滨水慢行道,点缀亲水平台,构建滨河绿化带,全面提升河道生态景观功能,为周边村民打造一个水清岸绿、可以亲水休闲娱乐的水环境。对此,村民们都感到很满意。

  “政府花了大力气做事,把这里弄得这么干净,我们要珍惜。”如今,陆老伯几乎每天都要到水清岸绿的北界河边散步,一方面是健身锻炼,另一方面是观察河道两岸是否出现脏物垃圾、污染物等现象。他说,水环境和每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爱水护水,人人有责,我也要做一名护水志愿者。

  这是祝桥镇大力推进“消黑消劣”水环境整治的一个个亮点,却真实反映了实施河长制带来的新面貌、新变化。

  河长办:探索创新带来示范效应

  河长办成立以来,祝桥镇紧紧围绕市、区两级“除黑除劣”的工作目标,举全镇之力积极落实:从全面建立河长制到深入推进河长制工作,完成1245条(段)河道(水体)镇级、村居级河长设立;从基本消除黑臭河道到逐批推进劣V类河道水质达标工作;从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到助推美丽乡村建设,推进河道综合管养,加强河道长效管理,把中小河道综合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相结合,为积极营造与航空城相得益彰的人居环境持续发力。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已连续三年将治水工作列入党委政府年度重点工作,同时将水环境治理纳入“美丽祝桥”系列建设工作内容,通过顶层设计、整合资源,打好整治工作“组合拳”,建立了四级河长制,其中增设了一级副河长,落实了“发现、处置、养护、考核”四项长效机制,相关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其中,2017年完成187条河道整治,基本消除区域内黑臭河道;2018年完成60条河道综合整治工程,200条河道消黑消劣,镇河长制办公室获评浦东新区“治水管河先锋”示范服务点。2017-2018年连续两年在新区河长制工作考核中获得优秀。

  在推进河道治理、美丽乡村建设中,祝桥镇探索出“4+5+3+X”工作法和机制。

  河道治理工作繁琐,包括污水处理、两岸拆违整治、绿化,特别是拆违工作,遇到群众不理解不配合等难题,需要工作人员不厌其烦耐心解释,一方面宣传“水环境治理是造福百姓的好事”的道理,另一方面就是创新工作方法。按照市、区工作要求,祝桥镇积极探索,创新实践,总结出“4+5+3+X”工作法,“4”为四项工作任务:即环境综合整治、中小河道整治、美丽乡村建设以及环保督察四项整治任务联动推进;“5”是五个平台:即市场监督、劳动监察、安全监察、环境监察以及城管执法,联合施压,形成整治合力;“3”为三项政策:即用好动迁、减量化、产业结构调整三项政策;“X”是其他配套措施,如畜禽退养、激励体制——体制内人员带头拆违,形成点名考核机制。整个工作方法,点面结合,部门联动,人员分工、责任明确,为艰难繁重的治水任务的完成打下制度保障。

  同时,还形成强有力的保障机制,如“发现机制”全员参与;“处置机制”快速反应;“养护机制”常态长效;“考核机制”严督重考。首先是发现机制突出全员参与,河长办创新组建了43人的河道专职巡查员队伍,巡查员承担“发现、监督、宣传”三位一体职责,分片包干负责全镇水环境的巡查工作,与已有的河道保洁队伍、河道养护队伍形成有效联动;其次是处置机制突出快速反应,根据发现问题的性质,建立分类处置机制,在快速处置中强化综合施策、标本兼治;第三是养护机制突出常态长效,由河道保洁员队伍负责水面保洁全覆盖,养护公司负责河道整治后的维修和陆域养护,村居河道巡查员发挥属地优势,及时解决微小问题;第四是考核机制突出严督重考,成立了专项考核小组,制定了对村居河长制工作的考核办法,同时实施问责机制,对重视不够、措施不力、进展缓慢的河长,视情况由组织、监察部门进行约谈问责。祝桥镇还成立了镇环境综合整治群、河道综合整治群、祝桥河长群等,既为工作联动搭平台,又为宣传造势聚人心,形成了各部门、各单位“比学赶超”的强劲势头。

  祝桥镇在河道整治中不断摸索实践,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工作程序。首先面上问题用制度解决,走普通程序,如东滨村八一河是全镇第一条开工建设的河道,既属应急工程,又具一定的代表性,整治中出现了多个“第一次碰到的问题”,祝桥镇以八一河为样板,通过首条河道的推进经验,明确了管线搬迁、苗木移位、补偿评估、墓地协调等固有模式,高效落实了后续批次河道的相关工作;发现问题走简易程序及时解决,通过“直接联系、就地解决”充分发挥好属地作用。再次是点上问题个案解决,走特别程序,如在河道整治中,针对一些需要联合执法、落实保护性施工等的问题,明确了上报制度和专办制度,视实际情况由相关领导牵头,按“个案个办、联动各方”的原则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祝桥镇在实践中探索出的一整套工作方法、机制、程序,不仅全面改善提升居民生活环境、助力区域内的航空城建设发展,还便于河道治理及美丽乡村建设长效管理,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高度评价。同时也为其他乡镇在此项工作推进中带来先进示范效应。

  陆颖婷:碧水守望人的故事

  在祝桥镇,流传着一个“碧水守望人”的故事。

  2017年,青年党员陆颖婷来到祝桥镇区域发展办公室工作,领导问她,是否愿意做河道整治的相关工作,并看着身材娇小的她提醒道:“这项工作比较辛苦,要经常到河道一线去的。”小陆考虑了片刻便一口答应了。她的父亲陆辉从八十年代初起,从事水产、河道等农业工作,如今在川沙河长办工作。没想到三十年后小陆也走上了父亲走过的道路。

  下班回到家中,小陆和父亲经常在饭桌上分享白天的工作。老陆工作经验丰富,作为“老法师”,总是能用一个个通俗易懂的例子指导小陆,帮助她化解难题。而小陆经常要写材料,有的工作虽然不是全过程参与,但通过父亲了解到了更多的行业背景和知识经验,使自己能够思考得更全面。同时,饭桌上的交流使得小陆懂得举一反三,借此更好地推进自身工作。

  河道整治中有时会涉及通过引清调水来改善水质。如何理解?老陆举了一个十分形象的例子:河道换水,就像你爱喝的咖啡,杯子中的咖啡喝掉了,重新倒满水,杯子里的水一定还是浑浊的,需要倒干净,反复换几次水“过一过”。

  河道换水也是如此,要增加“过一过”这个步骤,否则抽走了原来的河水,直接重新引水入河,水质可能还是不太理想。当然,改善水质、提升水环境质量是多方面的,截污、底泥疏浚等因素也要全面考虑进去。

  母亲常说父女俩在饭桌上讨论河道时的“津津有味”盖过了饭菜,这时小陆和父亲相视一笑,心照不宣。

  如今,在河长办工作的小陆发挥出同龄人中难能可贵的吃苦耐劳、主动作为的工作精神,出自她纤纤细指的一篇篇优质的工作报告,成为了中小河道整治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她先后获得浦东新区青年岗位能手、浦东新区优秀青年突击队员、祝桥镇十佳党员先锋岗等荣誉,赢得了大家的好评。

  小陆说,因为工作需要,我经常跑河道现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推行河长制及中小河道综合整治中带来的变化,尤其是每次整理河道整治对比照的时候。我也明白了为什么好几次在现场一些老爷爷、老奶奶们会高兴地握着领导的手说“桥通路通水通的水乡风景又回来了!”能像父亲那样做一名碧水守望人,我高兴!

  愿景:让碧水扮靓航空城

  河长办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实施河长制的初步实践,在推进水环境治理、消黑消劣攻坚战、河道长效管养、提升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了成效,水环境得到改善,城乡品位得到提升,百姓有了更多获得感。但是,水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依然任重道远。下一步,祝桥镇将聚焦六项重点工作持续发力:

  ——抓好河长巡河履职。以河长制六大任务为抓手,提高思想认识,提升履职能力,充分发挥各级河长的统筹协调能力,在水环境综合治理中加大整治力度,还清老账、不欠新账,建立健全水质检查、工作督查、舆情核查等机制,加强日常监管,推动水岸同治,把水质达标的硬任务贯穿始终。

  ——推进沿河违建整治。在2017-2018年拆除25余万平方米沿河违建的基础上,2019年通过全覆盖排摸核定,计划完成两批约7万平方米沿河违建。目前正全力推进相关整治工作,积极攻克整治难点,争取保质保量完成新区下达的目标任务。

  ——推进河道综合整治工程。近三年祝桥镇已累计完成240余条河道项目工程建设,主战场从消除黑臭河道转至消除劣V类河道。62条断头河综合整治工程进计划上半年完工。年内将实施星光5组生产河、红二新机口引水河等135条劣V类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推进浦东运河、四灶港等7条骨干河道综合整治。

  ——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祝桥镇农村污水治理提标完善工程涉及36个村居、12145户。祝桥镇成立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镇主要领导担任组长,下设农村污水治理工程一期、二期两个推进小组,两期工程项目将同时启动、同步推进,确保年内完工。同时,将对落实改造后的设施设备加强长效管理。

  ——做好水质达标工作。上海市河长制标准化街镇建设其中一项指标任务为消除劣V类水达标率达到100%,对标任务,年内将按照综合养护、轮疏、综合整治分类、分批完成433条河道消劣,完成75个市考断面和4个国考断面水质达标工作,对水质不达标的河道及时做好污染源排摸及相关整改工作。

  ——落实“清网行动”渔网簖专项整治。祝桥镇渔网簖整治共涉及123个点位,已落实各社区、村居、养护单位发现一个、整治一个、销项一个。从4月初到5月上旬,祝桥镇开展“清网行动”专项整治,共清除地胜利塘随塘河、祝桥跃进河等河道里的地笼网、丝网、板罾网等河道擅设捕捞装置114个。同时将根据“清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及河道消劣“七无”等要求,将专项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加强联合执法和日常巡查,落实长效管理措施,营造河畅水清鱼翔浅底的优美水环境,全力确保防汛安全,保护水环境、修复水生态。

  祝桥镇河长办将继续在机制创新上寻求突破,在精细管理出亮点、见行动、见成效。围绕“全面建立河长制、全面消除河道黑臭、全面启动劣Ⅴ类河道水环境治理”的工作目标,坚持不懈将河长制工作搞好。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随着河长制工作的持续推进,“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生态”的治水目标,碧水环绕航空城的美景,必将让祝桥这座航空之城生机勃发,让充满现代文明魅力的祝桥镇更加瑰丽多彩。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9年5月17日

陈志强
责任编辑:陈帅
相关新闻
 
上海浦东:开展清网行动,500余个河道擅设渔具被清除
上海浦东:党建引领促发展,水利助力乡村美
上海奉贤:重现水清岸绿螺蚌浅底景象
《上海市供水规划(2017-2035年)》审议通过
上海浦东:水利建设扮靓乡村惠及百姓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betway苹果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Baidu
map